电影愿望聊天室:剧作为本的现场对话

主持人:陈帆
2007年8月1日晚19:00在陈帆主持下,召集了:由毕业于上海大学电影导演硕生研究生倪蕊、上海戏剧学院在读大三戏剧文学系本科生王非一、特约嘉宾上海电影史学者朱红影点评,并特请上海大学电影学科教授刘海波博士总评的访谈,就电影剧作构成,作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现场答辩和评定。

答辩人:倪蕊同学
倪蕊答卷:人物 动作
悬念 逻辑
冲突(困境 煎熬 挣扎)
波澜
细节 作者电影
关注<性
滋润心灵
导演个人风格
共鸣
真情实感
真善美

答辩人:王非一同学
王非一答卷:生活→爱(激情)→人物/场面/细节→故事→悬念→发现→突转→韵味/气质
王非一简介:
女,毕业于上海市市北中学,现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中学期间曾担任校报《溯光》主编,发表文字万余字,并多次获全国及市级作文比赛奖项。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社社长,曾参与电视剧以及广播剧《精彩梦剧场》的编写,曾导演话剧《黑眼圈》片段,并在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度新剧本朗读会上上演,曾获得院综合奖学金及专业奖学金。

点评人:朱红影老师
朱红影点评:90分钟序列
启承转合
10分钟内交待清楚人物构成
30分钟戏剧冲突产生
………………………………………一波三折
80分钟
85分钟
出乎意料 情理之中
▲人物构成→布图 网络状
▲戏剧冲突→三明二暗>30分钟内所设伏笔全部产生
>旧的纠葛解决之时新的产生
>终局有至少有一个无法解决
▲细节设置→每10分钟内必有让人意外出彩之处

总评人:刘海波博士
刘海波总评:商业片
商业片(实验片和个性化创作无规律,因为他们以突破模式为目标)一般分为(1)事件型(2)人物型
两类。
(1)事件型的一般遵循如下过程:事件的建构(10-15分钟内完成)——事件的展开(持续到影片的80分钟-110分钟)——事件的终结(最后20分钟内),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冲突贯穿”的过程。
(2)人物型的一般遵循如下过程:人物目标的确立——阻止目标实现的各类障碍的发生与克服——目标的实现或失败,
这类影片的关键是要扣住人物的性格,这一过程也是为了塑造人物性格。
两类影片都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作为商业片,无论他们的故事看上去多么不同,多么有新意,往往分析下来都有一个原型的结构。所以我说要有:
原型的结构,全新的故事。
这种剧作答辩构成的访谈,是我们所期望追求和热爱的一种交流方式,因为深入浅出,以期引起更多热爰电影的人参与互动和自由讨论。(来源:影视娱乐新闻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