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几番梦魂与君同》宁萱心得
1-2愿君心高洁。

2-2祝君心亮悦。
解玺璋的北京同心出版社,最近出了一本书《几番梦魂与君同》,先知作者宁萱在报章上的节选叙文介绍,还没有来得及去电索书,就先睹其摘文细品,就觉十分恰合我的心志、人生选择、心境与思寻。
我很爰宋词,这种偏爰的欣赏习惯与个人的心志和追求的确密不可分。那都是在个人的亲历中,不断的感应、识世、感悟、认“真”的一个情感修炼的过程。我说了,人须理性,那是守恒的自信和信念的基本,但我并没有说感性不可取,我本人便非常的感性,只是被守恒的自信和信念领引着去实现美好。或者我没有讲清楚我对理性与感性的认知关系,那是可能的。没有感性就没有理性,而爰的感性是永远不可缺失的,我守恒是因为观世的醒和观人的心在选择,我就是这样的人。
从宁萱的摘录心析来读,她足以回答了我上述的问题。宁萱,女,现居北京。《几番梦魂与君同》一书,是她品读北宋词家晏几道《小山集》的心得。
宁萱说:“我把小山词看作是古代中国最动人的情书。这些美丽如天鹅羽毛般的句子,飘荡在理想与现实、梦境与大地之间,是对爱情的持守与呼唤,是对爰情的拥抱与求索。阅读晏几道的《小山集》,你便能与中国古代最动人的爰情不期而遇。”
我的人生经历告诉自己:对待生活要永不悔,那是因为我悟到的“对爰情的持守与呼唤”,那是对真切爰情的拥抱与求索。它是需要勇气、耐心、理解和彼此尊爱的过程。当下,好像没有太多的人如此痴着了。但从宁萱的心得中,你能看到她对真切之爰的认同和奉仰,这也是我的人生态度。虽然很不容易,但这心志“几番梦魂与君同”,我会至死不渝的。
总归还仍未拿到玺璋会寄给我的《几番焚魂与君同》一书,便查手中有的宋词书籍,上有记载: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幼子。词与晏殊齐名,号称“二晏”。词风受《花间》、南唐影响,凄婉清新、秀丽精工,哀怨自然处颇近李煜。
选一首大家赏读:
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恨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毁张歌别绪,断肺被破秦筝柱。
为方便阅意解附译文:梦境里进入了烟水微茫的江南路,走遍江南也未与离别的情侣相遇。睡梦里离情消魂无处诉,梦醒来更觉烟怅,消魂离情将人误。为要诉尽消魂离情写封书信,高浮的雁儿深藏的鱼,借它们传奶终穷无凭据。却和着舒缓的琴弦唱出离情别绪,为奏断肠悲曲,将秦筝的弦柱遍移。
阅读古典文学,包括唐诗宋词元曲,是为了传承中华文素经脉,懂得人是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感的,也学古人的文化修养而来提升自已对人生的进取。这其中都有一个择取其优长拼弃其糟粕的选取过程。
我并不是一个善读书的人,但知道“真”的可贵,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