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2007-05-30 18:47:21)
标签:

美图

休闲

旅行

photo

记录五一

摄影

随笔

紫砂壶

分类: 东走西看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紫砂壶是品茶之人的必须之具!
    算起来自己也用过了不下十把,朋友送的和自己买的,但都算不上精品。
    传说中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越国的范蠡范大夫,就是那位功成身退后与绝世美人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算起来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但真正开始用紫砂做成壶,还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距今也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古时候宜兴的街头,突然有一僧人沿街叫卖:“卖富贵土了!谁买富贵土?买了就可以发家致富。”他卖的就是用来做紫砂壶的特殊泥巴:紫泥、绿泥和红泥,俗称“富贵士”,因为产自江苏宜兴,又称宜兴紫砂。
    于是,宜兴人靠山吃山,靠土吃土,发达了起来。宜兴紫泥,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以至于一提起紫砂壶,人们立刻就联想到宜兴。究竟是紫砂壶使宜兴出了名,还是宜兴使紫砂壶出了名,谁也考证不清楚了。但宜兴却真正成为了“中国的陶都”。
    从常州去宜兴其实很近,一个半小时车程。五一节去湖州南浔时,顺路到了宜兴紫砂的发源地丁山。据说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乡就在丁山,但因赶着去湖州,便只选择了参观这里的“中国陶瓷博物馆”。
    还真是一个陶瓷精品积聚的地方。
    从新石器时期中期至今,有汉代的陶器、两晋的青瓷、宋明的均陶和明清的紫砂,以及当代的彩釉陶、美术陶、精陶等品种,展示了宜兴的风采和凸现了陶都的地位,真的大开了眼界。虽然没有一一记住这些精品和他们的作者,但老歪也不会忘记,把看到的好东西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果对紫砂壶有特别爱好的朋友,建议你去一次,馆内和馆外还有很多可以买回去的好壶。
 
宜兴的城市一角: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陶瓷博物馆,陶瓶上的字为赵朴初所书: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古代的陶器: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漂亮而精致的紫砂壶: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