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女的娃娃就这样失去了生命

(2006-10-13 00:50:22)
分类: 创作随谈
超女的娃娃就这样失去了生命 超女的娃娃就这样失去了生命    超女的娃娃,当然是指“超女娃娃”,这是一个完全附着在“超级女声”概念之上的卡通形象。她在超女比赛如火如荼的时候出生,曾多次在超女比赛的各个赛场包括全国总决赛出现,谋杀了不少观众的眼神,也引起了许多商家的关注和参与。金鹰卡通卫视对外宣称:年内销售目标1个亿。这无疑将对不太景气的国产卡通市场产生强大的提升作用。
    但随着“超级女生”全国总决赛的落幕,我们就很难再看到这一对娃娃的活跃的身影了。据了解,国庆黄金周在全国各地的几个卡通活动的卖场里,超女玩具娃娃的销售已经很不理想。在消费者心中也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与最初的设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特别是明年可能不再办超女,恐怕“超女娃娃”的生命将就此走到尽头。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大型的策划变得虎头蛇尾?是超女的结束带走了娃娃的魂魄?还是我们在最开始就没有赋予她生命的元素?回头来看,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主办者至少犯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
 
    错误一:定位不准,使“超女娃娃”在最开始就失去了生命的元素。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一个卡通形象,特别是用于品牌授权的形象,想要她在市场上,在观众中有号召力,就必须有内核,如果内在的定位不准确,那么就一定会影响到这个形象的生命力。这一点,老歪在6月3日就以《“超女娃娃”是个什么东西?》为题提出讨论:
    一、“超女娃娃”既然是“超女”的卡通形象代言人,就必须有超女品质内涵。想唱就唱的超级女声,完全是一场全民造星的社会运动,它火暴的社会心理基础,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超女离我们是那么的近,我们可以参与,甚至可以通过短信和当大众评审决定超女的命运。而“超女娃娃”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品质内涵的。
    二,超级女声是青春的代言,它的魅力还在于对“一夜暴富”和“一夜成名”的平民心理的极大满足。而“超女娃娃”充其量只是大小孩子手上的玩偶,绝对不是偶像。
    三,超级女声的魅力还在于它残酷的PK和天鹅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牵动人心大大地超过了人们关注成功后的超女的热情,所以,超级女声就是一场“小鸭变天鹅的真人秀”。而“超女娃娃”的PK充其量不过是一场“漂亮小鸭的选秀比赛”。小鸭还是小鸭,它完全没有天鹅内在潜质,加上PK的是几张画,所以,被它牵动的只有作者本人,观众是不会疯狂的。
    因此挖掘内涵的工作,在这一时期十分关键。据说,老歪的这几点意见也被送到了湖南广电的高层领导手中,但具体操作者似乎并没有引起重视。
 
    错误二:贻误战机,错过了“超级女声”对“超女娃娃”有力的培育时期。
    虽然我们说,娃娃的内涵定位有些不准,但由于“超级女声”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要带一个副产品出来,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时间就是今年的9月底,超女总决赛结束之前。
    如果,有一部构思不错的“超女娃娃”的动画片出现,哪怕是短片。那么,“超女娃娃”将获得自己的经历;将拥有自己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可以不断延伸;将拥有自己的观众和“瓦丝”;特别重要的是,她将获得一个自己的,有着丰富内涵的名字,而不象现在,我们只能叫她“超女娃娃”。“超女娃娃”只是她的身份而不是她的名字,否则她就没有个性的东西了。
    如果,有一本杂志或者几本图书,那么,“超女娃娃”将被孩子们带回家中反复翻看;将吸引更多的创作者来丰富她的故事;将不再漂浮在空中。
    如果,有一档以“超女娃娃”命名的电视栏目,那么,超女比赛时,“娃娃”可以与之交相辉映,顺便培养一批自己的观众,超女结束后,“超女娃娃”可以接其热潮,继续发扬,让“超女”对“娃娃”起到“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这叫借势。
    我想,这几点主办者金鹰卡通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事实却非如此,于是“超女娃娃”就只能作为超女身上的一个物件,超女走了,娃娃就只好倍受冷落了。
 
    错误三:太把自己当回事,让市场在水面上打了个漂漂。
    据报道,在今年6月,金鹰卡通卫视就对外宣称:借力超级女声,超女娃娃在最短时间内展开轰炸攻势,将在玩具、饰品和电子产品三方面进行授权,将走超市、商场的销售路径,未来渠道预计约有1000家,年内销售目标1个亿。而1亿的销售目标中份额最大的将依靠复读机、MP3等电子产品来实现。
    但事实远非如此,除开上述两大错误降低了“超女娃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外,市场推广的速度和力度也影响了她的成功。
    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超女娃娃”其实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产品,一旦她自己形不成影响力,就只有在超女的热潮中搭车了。也许,主办者太看中这个形象,或者对她的信心太大,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商业的讨价还价之中了,也许是商家们向老歪一样,看出了“娃娃”的缺陷,反正直到今天,在主办者的官方网站上,对市场推广应有的宣传仍然寥寥无几。
    假设,我们把9月前的推广都当成广告宣传,目的是为“娃娃”打造更宽的市场空间,对商家就完全可以低门槛准入,甚至共同推广,共同受益,共同完成在超女结束前营造市场的任务。
 
    当然,还是那句话,说来容易做来难。但对于“超女娃娃”这样一个案例的总结,对不景气的中国卡通市场的发展,还是有益的。老歪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欢迎更多卡通界的,产业界的朋友共同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