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2006-10-11 02:00:44)
分类: 歪眼色影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绿荷满池塘,如诗如画,自然天成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天井的空是大屋光线的来源,也是雨水的排泄口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大屋的封火山墙,可以防止火灾的肆意蔓延

    张谷英大屋,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村落,村里2000多人同宗,聚居在同一片屋檐之下。整个大屋依山而建,主堂屋与横堂屋皆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分则自成庭院,合则连为一体,穿行其间,晴不曝日,雨不湿鞋,现有巷道62条,天井206个,房屋1732间,实为民居建筑的奇葩。已经被列入“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的行列。

    沿京珠高速北行,在岳阳的前一个出口有明显的张谷英标志,出高速后行驶40余公里,穿过一个窄窄的山垭后,就到了四面环山的张谷英了。虽然是国庆黄金周,但前来参观的人并不是很多,也许是养在深山人未识吧,也正因为如此,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原始村貌.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明万历21年(1593年)始建的“当大门”保存完好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还可以看到不少“文革”时期的标语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大门内的第一个天井,村民依然按自己的节奏生活劳动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这些窄窄的巷道连通了家家户户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未出嫁的姑娘只能住在高高的阁楼之上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保留完好的明代雕花睡床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房檐的雕像有点佛的意思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在议事堂,村民们也讲民主集中制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镇村之宝“龙珠石”,传说是天庭的宝物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朴素的村民依然对地方戏有着浓厚的兴趣

图片游记:古村遗韵张谷英

合影留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