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鲁鸣
鲁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287
  • 关注人气:9,9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心的旅行

(2006-04-07 23:08:01)
标签:

鲁鸣

旅游

内心的旅行

分类: 强势心理

内心的旅行

 

鲁鸣

 

   我喜欢出远门旅行。活到这年纪,生命一大愿望就是周游世界。我总想去看看从未见过的景色,体验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不过,对我来说,人还有一种旅行更重要,即内心的旅行。它是灵魂的飞翔,心在远行。


   人是很有想象力的动物。这种想象力,为人即使不身体远行也能让内心走得很远提供了可能。从很小的时候,我们便开始了内心的旅行:向往某个地方,企盼得到礼物,希望自己长大后做科学家或电影明星。只是仅仅有这种向往、企盼和希望,还是不够的,只是一种近距离浮浅的心理活动,它们还没涉及到用新角度思考问题而获得某种全新感受和思维方式。当然,近距离浮浅并不意味著不重要。每个人的内心旅行,首先是从近距离的浮浅开始的,就象我们从前没钱没车只能先到附近好玩的地方走走。但严格来说,旅行两字必须涉及到相当的距离。住在纽约市到长岛玩,我们通常不会说是去旅行。内心旅行,也是如此。


   内心的旅行,跟身体远行一样,都是在寻找新刺激,在陌生情形里有意无意地使自己得到新发现,打破大脑里旧的条件反射,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得到一种全新的或似曾相识的感受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是,内心的旅行可以不出远门,也有某种东西打动了我们的内心,使生命在精神上得到意外的收获,即跟我们已有的心理定势和思维有相当距离,让我们在情绪上有波动而思维上有震撼或新切口。


   具体举例来说吧。写作,就是我的一种内心旅行。每次写作,无论是诗还是散文,或者小说,是因为我被某件事或某个想法打动,让我情绪高涨,产生灵感、想象和思考。写作过程中,很多想法或故事情节是我从没有和未经历过的,它们纷纷扬扬地出现,其中许多与我写作之前的思维和想象不一样,真的尤如去旅行了一趟甚至好几趟。写完后很喜悦,的确让我有焕然一新的感受和想法。特别是写小说,不仅是思考上的远足,更是想象上的远足。这种内心旅行,是我乐于写作的动力,一如我出远门做身体上的旅行。


   诚然,我们出远门旅行很可能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大脑轻松一下,但是在旅行中得到那种焕然一新的感受(那怕在旧地温故知新),使我们大脑在旅行后有了新鲜的养料,以便人生新的奋搏乃至单调无味的工作。所以,出远门旅行常常是为了内心的旅行。如果身体远行只是看看风景名胜而对当地风土人情不感兴趣,那么意义可能就不大。只有与人接触,我们才会发现文化的同异,例如民俗、思考方式和生活习惯。人们总喜欢到异乡他国去旅行,至少潜意识里要追求异国情调。这种异,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一定更焕然一新,更独特。这样的旅行不仅仅是娱乐消遣,而且给我们的思想带来震动或启发。



内心的旅行(Alaska)

 

   我简直没法想象,如果人生没有旅行还是不是值得活下去。我一年有4个星期的度假日,公司不让一次用完。因而要出远门旅行,每年去两次。这样短暂的假期,通常只能欣赏风景名胜。所以,我特别想辞职,到某个地方旅行时,能在当地住一段时间,让灵魂深处有沉淀积蓄,让身体远行和内心的旅行能同步,甚至后者飞快得更远更高。我很羡慕欧洲人夏天有长长的假期。如果人生让我重新做一次选择,我则要拥有一份能让我长时间旅行的职业。除非上帝恩赐,这把年纪要另操职业恐怕是不可能了。现在,我唯一的想法是儿子上大学后我可提前退休去周游世界,那怕回来后穷得像个瘪三,我也心甘情愿。

 

    我是学文科出身的。我非常喜欢理工科的朋友。跟他们交往,我发现自己懂得很少。他们常常能让我进入内心的旅行。一种新概念,一个新说法和话语,让我有尤如到异乡他国去旅行得到焕然一新的感觉,激起我的思考。尤其是他们做事有计划,有研究,注重步骤而目的明确,让我受益匪浅。我不知道现在国内高中是不是还文理分班。我总觉得,这种做法可能对考大学本身会有帮助,但对学生的一辈子却弊多利少。有些知识,学了固然可能没什么直接用处,但对内心的旅行却是不可少的,它们无形中培养了我们另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了人生内容。

 

   遗憾的是,个人精力和时间很有限,不可能涉及太多。弥补缺乏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多跟自己不同专业或职业的人交往。我大学毕业后,在医学院教书,第一年闭门不出,专心考研究生,结果没考上。第二年,我交结了许多做医学研究的朋友,周末经常在一起跳舞、郊游和练英文,我甚至去听了一学期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课。那年八月,我离开医学院非常开心,不仅仅是我考上了研究生,而且是因为我从这些朋友身上学到不少可贵的东西。我至今深深地怀念他们,他们在我今日的内心旅行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如果可能,我希望有一天能和他们相聚,进行一次身心兼程的旅行,重温旧梦。

 

   好些读者喜欢我的《缺少拥抱的中国人:美国笔记》一书里的那篇散文“一个人的生活”。读者之所以喜欢它,可能是因为人很多时候是孤独的。个人作为一个自我吐故纳新的独立器官,在本质上是孤独的。然而,孤独并不是负面的。孤独时,人会进行更多的内心旅行。人们会忘记一个常识:科学发明或艺术作品的灵感大多都是在孤独的时候诞生的。只是在高消费的今天,我们更多地依赖金钱,变得越来越浮躁而没法在孤独时进入内心的旅行,从而使寂寞变得难以忍受。其实,一本好的书,一场感人的电影,一首美丽的乐曲,都能让我们沉思和想象,进入远方,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独身孤处,我们便可随心所欲,做自己最喜欢的事,不再需要征得任何人的首肯。这也是我有时喜欢独自出远门旅行的缘故。

 

   人生苦短。为了最大可能地享受有限的生命,为了获得自己所向往的东西,为了快乐和丰富多彩的本身,我愿自己有更多的内心旅行。当老态龙钟不能再周游世界的时候,我将完全凭内心的旅行,让距离成为美,让思想在灵魂的飞翔里成为一种所在,让想象在忆旧梦新的旅途中跋山涉水。也但愿在回归天堂之前,我能写出更好更棒的作品,让读者和我一起进行终生难忘的内心旅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