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始状态》后记

(2006-03-23 02:44:47)
标签:

鲁鸣

文学原创

分类: 诗情画意
后记



                                                                                        鲁鸣
 
 

      朋友对我说,你的经历带有传奇色彩,诗人们大都是十几岁就写诗,到了30多岁就不再写了,而你出国后30多岁才开始写诗。的确,我留学前只发表过社会心理学的文章,编写过教材。到美国后,我开始写诗。国内诗刊和美国刊物发表了我的诗作,我已34岁。以后,在各种媒体报刊文学杂志上,发表了200来首诗。

    为了编排方便,本书分为9个篇章。生活包罗万象,写诗中的心理瞬间、精神操练和潜意识的涌动,因为想象和虚构而比生活更纷纭多彩杂乱,远不是这9个篇章所能概括的。即便就题材而言,有些诗作被强行放在某个篇章里,显然没什么道理可言。相信读者不会介意。归类,其根据是作品内容或词语命名,但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和标记。
    我一直很感激诗。它让我的生命有了一种不寻常的思维方式,对我的生命是一种拯救和祝福。它使我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内心世界,不因生活在海外而萎缩,反而丰富起来。我是由诗进入文学创作的。

    诗是一只鸟。它要求灵魂的自由,超越日常生活。这点和写小说有相似之处。带有小说成分的诗更令我着迷。一首描述爱情的诗很可能并不是为爱情而写的。诗里的想像、节奏、感受、沉思和语言,在虚构的场景故事里,让诗意得到更深沉更广泛的表达,尽管它没有小说那样的故事结构和人物互动。 
 
    正如叶芝所说,和自我辩论产生诗歌。写诗是人面对世界在精神上的自言自语,是人和自我的一种对话,是很神秘的过程,带有委身的味道。不管外界如何,不管这个时代多么物化,做人的最大幸运之一是人可以有精神上的自言自语。诗人甘愿被别人理解为是疯子或傻子而热爱写作,是一种生存的牺牲。然而,这种牺牲抗争着现实对人性中美学的牺牲。这种抗争,对汹涌澎湃的消费时代微不足道,却是诗人的宿命。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孔子说,乐而不淫。人过度自言自语可能会伤害生命,可能会使诗人和自我的这种对话变成其生命的主宰话语,夸大自我,陷入类似精神病的症状而不能自拔。一个把诗当作自己的生命甚至大于生命的人,其结果有可能不惜一切代价要得到这种精神快感及其相关的东西。

    我希望这本书里的大多数诗,具有可交流性。精神的自言自语,在美学境地里不只是心理的通疏问题。诗,更是如此。然而,诗作为文学里的贵族难以普泛化,这是事实。我只是希望,这本诗集至少有一点人性的磁场。帕斯说过,读诗的人数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人在读。这本诗集能到达国内爱好诗的读者手里,对我是一种分享生命的慰藉。这种慰藉,来自生我养育我长大的土地,它比文学本身的意义更令我开心。在块辽阔的土地上,出色的诗人很多。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2006/9/21/纽约郊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