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癞瓜
钟源
电脑成了我家的专机。网络成了我家的领地。整天乘着“专机”,在领地转悠。东瞧瞧,西看看,象逛街,又象周游世界。只不过这世界,华语成了国际语言,国人成了世界公民。心想,中国要真这样,该有多自由?喔,不过那也够难办的。
无意间看到一则《介绍》。上面这样写道:
癞葡萄
癞葡萄是葫芦科的一种蔓生植物,产于印度中部,医学上称山苦瓜,但不等于苦瓜。癞葡萄植株的分枝能力强,深裂叶,果型两头尖,中间粗,呈锥型,长约8
-10cm,粗约5cm,表面长满瘤状物,无论是雌花还是雄花,它的花柄特别细长,花柄的下部着生一枚很小的圆形叶。癞葡萄入药始见于明代朱橚所作的《救荒本草》。中华医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详细记载.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癞葡萄含蛋白质15.03%,小分子多肽高达15%
(以N计为2.2%
),小分子多糖3.98%,皂甙3.1%,脂肪0.46%,粗纤维9.2%,维生素C0.56g/kg,钙1.0%,磷2.7g/kg,铁56mg/kg及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高达6.99(g/100g),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份。
《滇南本草》:
“治丹火毒气,疔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疮疼难忍。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生生编》:
“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一看附在网页上的图片——咳,这不就是小癞瓜嘛!
我的家乡,把网上说的癞葡萄叫“小癞瓜”。它长得象瓜,象黄瓜更像苦瓜。因为它身上长了一层小疙瘩,又象癞蛤蟆。所以才叫它小癞瓜。思来想去,不知为什么叫它赖葡萄。总觉得叫小癞瓜更恰当。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人种过它。还记得,由于既不把它当食物,又不把它当饲料,所以纯粹是一种闲种。成熟了的小癞瓜,如一个个小红灯笼,掩身在青藤绿叶之中,非常好看。如果摘一个拿在手里,更像玩物,越玩越软,最后一扔了之。
偶尔一次,动过尝尝的念头。掰开一看,外边橙黄而里面却是鲜红。用舌头舔了舔,似乎并没有诱人的味道,所以才至今没有留下任何念想。当时,一个小伙伴也在尝,见他满嘴血了呼啦的,吓的够呛,再也没动过吃的念头。
现在《介绍》说能吃,不但是一种多营养、多维生素、多矿物质的食品,还能治病。啊,没想到,完全没想到。怎么就没鲁迅说的那吃螃蟹的勇气?
回头问张力。
她不但没吃过、从未听说过、还是第一次见着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