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江苏锦溪古镇有感(文、图)

标签:
江苏锦溪诗旅游 |
分类: 旧体诗 |
——
江南多古镇,今日访锦溪。
白墙映柳烟,青瓦照流水。
小镇多老桥,民居含古意。
村姑作歌行,俚曲随云飞。
廊桥气势雄,水塚悲陈妃。[1]
古树凌清波,阅尽古今事。
安详无喧嚣,小街品静谧。
一一
[1]陈妃水冢在锦溪镇南五保湖中。宋隆兴元年(1163年),金兵入侵,孝宗携眷南迁临安,途中陈妃病殁,立水冢而葬。1992年重修。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锦溪在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御名陈墓。锦溪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吴越春秋时期的名将马援曾在这里驯马,东晋时期的大画家顾恺之曾在这里隐居,无数名人经过这里,都被美景陶醉。从宋室南迁以来,这里更是被世人所推崇,明代高启、沈周,文徵明、唐寅、祝允明等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赞美诗文。民间读书风气浓厚,明清时期出过十几位进士举人,到了近代,据记载培养了一百多位留学生,是赫赫有名的留学生之乡。
划船的农妇
各种各样的桥很多
与《玉龙彩云》一书的责任编辑李平合影
街上还有老理发店
锦溪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吴越春秋时期的名将马援曾在这里驯马,东晋时期的大画家顾恺之曾在这里隐居,无数名人经过这里,都被美景陶醉,再也没有离去。从宋室南迁以来,这里更是被世人所推崇,明代高启、沈周,文徵明、唐寅、祝允明等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赞美诗文。民间读书风气浓厚,明清时期出过十几位进士举人,到了近代,更是培养了一百多位留学生,是赫赫有名的留学生之乡。
如今的锦溪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走进古镇,首先就见识了龙形的水道。因为古镇区市河为南北走向,弯曲如龙形,镇南为龙口,龙体有四足,分别为两岸东西各两条河流。6公里沿河石驳岸逶迤蜿蜒,古镇以河道为支干,所有建筑、房屋傍水而建;建筑、人、街道浑然天成。
在古镇中漫步,不仅可以欣赏成片的明清建筑,还可以领略各种民间博物馆的趣味。近几十年锦溪建起“中国第一古砖瓦博物馆”、“金石人家”书画篆刻艺术馆,“柿园”书法碑贴艺术陈列馆、紫砂博物馆、张省美术馆等多家民间博物馆,赢得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称号,每天都吸引着都市游客前来观光。
“有客捞明月,香魂应借辞。”古人诗中的陈妃困守在浮岛上寂寞千年。今天她终于可以重展笑颜,为这片土地的美好明天。
摘自“今日昆山”http://www.jrkunshan.cn/culture/show.php/itemid-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