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福泉
杨福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811
  • 关注人气:8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2010-10-19 18:31:23)
标签:

滇越铁路

人字桥

散文

诗歌

文化

分类: 散文、影视

     载《华夏地理》滇越铁路特刊,2010年

—— 

坐车沿崎岖的山间公路,经过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位于红河州屏边县北湾圹乡度箐与倮姑站之间的滇越铁路人字桥。这座鬼斧神工的铁路桥,一下慑服了我。这座横跨巨崖深谷间的桥梁,桥长71.7米,宽4.2米,高100米,据介绍,整个人字桥桥身没有一根支撑的骨架,全用钢板、槽、角钢、铆钉联接而成。此桥跨度为67米,距谷底100米,所用材料全在法国制成。它看去宛如一个巨人张开双腿跨立深谷间,气势磅礴。在我国,只有两座桥载入《世界名桥史》,一座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而另一座就是滇越铁路上的这座“人”字桥。

这座作为建筑奇迹的铁路桥梁有180吨重,一百年来,它承载过了南来北往的数十万趟次列车,运送旅客人员数以亿计,运输货物数千万吨。而至今桥梁的一个铆钉一个螺丝都没有更换过,可见工程质量之精湛,技艺之卓越。在各种豆腐渣建筑工程数不胜数的当下中国,我不禁对人字桥的设计者、法国著名工程师保罗·波登先生和中国修建这座桥梁的劳工们肃然起敬,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抗日战争期间,日寇飞机多次来轰炸人字桥,都无功而返。人字桥巍然屹立在深谷间。

这座桥梁也浸透了中国劳工的血和泪!据史料记载,由于修桥工程的异常艰险,在为期一年零八个月的施工中,修建这座仅67米长的人字桥,中国劳工就死了800多人,据说当年法国当地报纸惊呼:中国工人在人字桥上的施工是死亡之上的舞蹈。这座神奇的人字桥亲历和见证了近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一系列大事件:河口起义、护国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援越抗法、援越抗美……她承载的荣辱与沧桑胜过世界上任何一条著名的铁路桥梁。人字桥在2006年被我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在桥上,山风习习吹来,苍山滴翠,山峦如黛,往下眺望,山下是苗族人聚居的五家寨,当地政府给农人盖了扶贫的新房。有几个苗族农人正在山地里干活,田野阡陌,宛在画中,远远地一列火车穿越山峦鸣笛而来,机车头上的“东方红”三个红色大字使人怀想起新中国成立后这条铁路为国为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咏滇越铁路人字桥

 _——

一桥飞架绝壁间,深壑险岭留绝唱。

巨匠才智惊天地,劳工血汗谱雄章。[1]

天堑通途泣鬼神,滇越铁路启新光。

历史烽烟宛然在,风雨春秋梦苍茫。

百年功过任评说,人去桥存日月长。

 ——

             20095



1.法国著名工程师保罗·波登先生设计了设计了“人”字形钢铁桥,创造了建桥史上的奇迹。在中国,只有两座桥载入《世界名桥史》,一座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另一座就是滇越铁路的“人”字桥。“人”字桥在两座绝壁之间以“人”形横空飞架,不用一根支撑墩,令人叹为观止,至今仍在中外铁路工程教科书中列为典范。(过去有一说,认为是法国女工程师鲍尔·波丁设计了此桥)

 

 人字桥多面观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桥面上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一列火车穿越山峦鸣笛而来,机车头上的“东方红”三个红色大字使人怀想起新中国成立后这条铁路为国为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人字桥道班上空的国旗在青山绿水间显得分外鲜艳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人在桥在,与桥共存”,人字桥守护者的精神使人钦佩。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山风习习吹来,苍山滴翠,山峦如黛,往下眺望,山下是苗族人聚居的五家寨,当地政府给农人盖了扶贫的新房。有几个苗族农人正在山地里辛劳地干活。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桥下留个影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文、诗、图)

相关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