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雨诗,轩辕出现一个闪念,闪念好比闪电,总是一闪而过,连轩辕都无法回忆起自己闪了什么。主要的问题是,轩辕的杂念太多,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到了该做出点抉择的时候了。他决定退学,轩辕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马大哈,马大哈深深哈一口气,表情怪异,说:“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我觉得很多事情并不需要解释。”轩辕说。
其实,关于退学,轩辕已经想了很久,只是他一直没有勇气真正退出去,后来一个人给了轩辕退的勇气,这个人就是韩寒。轩辕之所以受到了韩寒的影响,很大程度是因为相同的求学经历,还有一个因素,轩辕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所以他并不怕退学,但他怕自己父母的不理解。轩辕害怕争吵,更害怕亲人之间的争吵,从小到大,他已经被争吵吵怕了。
回到家中,轩辕发现自己的父母正在冷战,不过这种场面轩辕已经看习惯了,基本上已经到了麻木的程度了,这个时候,他总是无比怀念和雨诗在一起的时光,他觉得只有和雨诗在一起才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轩辕放下书包,将自己退学的决定告诉了父母。
轩辕他爹正在吸烟,听到消息后,有些吃惊,说:“为什么?”
“我觉得读书没意思,不如退学出去打工痛快。”
“你连个文凭都没有,哪个工厂会要你?我看你是异想天开。”
“我已经决定了,我不会改变我的初衷。”
“那你替我们考虑了吗?我们辛苦把你拉扯大,你到头来却想退学,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你了,你太让我失望了。”说完,他爹又开始吸烟。
“退学了又不是犯法了,何必大惊小怪,世界之大,总会有我容身之地。”轩辕有些无所谓,独自享受着年少痴狂的快乐。
“我跟你说,你爹虽然在社会上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好歹在村里也有一官半职,见过的场面比你大,接触的人比你多,对于社会上的事比你清楚,学校的大门不是公共厕所,不是说你着急了就可以进去了。退学了就意味着你永远失去了求知的机会,在这个年代,没有文凭的人寸不难行,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轩辕他爹害怕自己的儿子退学,将社会上的复杂性扩大十倍。
“我确实不知天高地厚,我相信我将来的脚步一定能够踏遍地球每一个角落。我有才华,不需要文凭。”
“你有什么才华,小学的时候你还得过几张奖状,到了高中,你的成绩已经一塌糊涂了,有才华的人都是学习好的人。”
“一个人的才华是不能用学习成绩来衡量的,我成绩的下滑并不是我一个人造成的。我相信,任何人在这种环境下都无法安心学习的。”
轩辕说到他爹的软肋,只好不做声,继续吸烟。
你方唱罢我登场。危难之间,本来冷战的两个人临时达成了统一抗战路线,轩辕他妈也开口说话了。
“轩辕,你妈我没读过几年书,所以现在也没能走出大山,也就是说,我们是乡下人,将来出人头地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你这样半途而废,你想过自己的未来吗?我对你也没太高的要求,你只要安心读书,你能读到什么程度就读到什么程度,我和你爹没有半点怨言。”
“我已经做出决定了,感谢你们的培养,我知道自己以后的路。”
“轩辕,你好好上学,只要你能大学毕业,以你爹我的社会关系,你不用发愁自己以后的工作。”由于轩辕是独生子,他爹拼命做着最后的挣扎。
“我不需要你来导演我的人生,我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说实话,我并不稀罕你的所做所为,我要到更广阔的天空,去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他爹平时习惯了别人的吹捧,自然无法容忍别人的不屑一顾,何况还是自己儿子的不屑一顾,难过程度增加数倍,觉得自己真是养了一个没有出息的儿子。
轩辕晚上没有吃饭,独自一个人在房间里看雨诗给自己写的信,他觉得能够从雨诗的信中找到供他前进的力量,不过他并没有找到,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何方,现在他唯一的力量就是对雨诗的承诺,若干年的几乎可以认为是儿戏的承诺竟然成了如今轩辕前进的动力,他不禁感叹人生真是凑趣,他将信又反复的看了几遍,决定还是不将自己退学的消息告诉雨诗,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回答雨诗的诘问,看完信,轩辕自然睡去,睡梦中他遇到了马大哈,现在,他唯一怀念的就是马大哈的真诚了。
其实,在我看来,文凭只是一个人将来踏上社会取得工作的一个筹码,没有这个筹码的人为了生存必然会想出另外的想法,有些时候,说不定人还真能被逼出来许多灵感呢。不过,对于很多人而言,还是无法接受这种思想,中国有句古话,既来之,则安之,少折腾,多做事。人嘛,都应该按部就班的发展自己,跑得太快或者跑得太怪都不会有好结果,人必须按照某种规则发展,谁脱离了潜规则就意味着将会被社会所淘汰。一个无法容入社会的人能有什么发展呢。其实,他们错了,退学不是无法容入社会,而是希望自己尽快容入社会,尽快找到应该属于自己的位置。观念,能够贻害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
我觉得,观念只属于一个人,没有必要将自己的观念扩散到世界每个角落,因为任何人的观念都有局限性,你将一个有局限性的观念放到无限的宇宙中供世人顶呢膜拜,无疑是一件荒唐致极的事情。中国人之所以有封建残余思想,就是因为在古代派生出许多自我感觉良好的所谓大师。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们收许多徒弟,其实对于大师来说,收徒弟是他们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因为一旦徒弟学有所成就会脱离自己,他们瞬间会有一种失落感,觉得自己伟大的思想被人篡夺,甚至还是无偿的。只怪他们生不逢时,如果活在当下,思想或者观念基本上还没成型,就会被相关记者或者煤体按照自己的方式将其早产,只是我会十分悲观的认为,早产的观念还是观念吗?或许只是一些不值钱的文字垃圾而已。当然了,我是针对当代大师所言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