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录制的又是一期关于赡养老人的节目,从10:00正式开始录制,直到12:30才结束,整整两个半小时。曾经在节目中因看到不孝顺父母的人就想拂袖而去的我,现在可以更加冷静的面对这一切了。
先落座的两个当事人是老人的两个女儿,一个50,一个41,都是中年人,穿着很朴素。年长的那个女儿见到我很高兴,微笑着小声说了几句话,大概意思是“经常在电视里见到您,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她一再和我们说她很紧张,我们就劝她,对她说没关系,告诉她到了这里就有什么说什么,不要怕。稍小一些的女儿则一直在摆弄她的头发,原来是怕我们即使在她的影像上做了处理后仍然会被人认出来......
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老人有五个孩子,老大、老二是儿子,老三、老四、老五是女儿。大儿子已经去世了,现在剩下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老人现在一个人住,儿子住在隔壁的房子里。据到场的两个女儿称,哥哥曾经坐过15年牢,出狱后至今一直不孝顺母亲,并且在她们前来探望母亲的时候还强加干预,并且出现过大打出手的情况。并且举例说哥哥还曾经因母亲老年痴呆经常走丢,把母亲锁在屋子里,到饭点儿就给口吃的,其他的时间便不闻不问。三个妹妹忍无可忍,便找到了广角,希望我们给断断理。在赵川的询问下还得知,三个女儿私下签了个赡养协议,即三个女儿轮流照看老人,老人每月的退休金由大女儿保管,老人日常的支出从退休金中提取。
正在两个女儿争先恐后的痛诉哥哥时,编导告知她们的哥哥到场了。由于双方都不愿意见到对方,故,我们请两个女儿先行离开演播室,单独采访儿子。当儿子进来时,气氛马上不一样了,他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浑身颤抖的说两个妹妹在说谎,并哆哆嗦嗦的从塑料袋中拿出所谓的证据,来证明他是如何孝顺母亲的。对于赵川提出的问题,他一概不正面回答,只是说让我们看证据......如我所料,赵川发怒了,孝顺的赵川怎么可能容忍一个当事人在孝顺父母时还时时刻刻注意着保存证据呢?我几次想把话题转到我这里,想给当哥哥的讲讲他带来的所谓的证据时如何不可能被采信,也都被赵川拦住了。他在以一个男人的身份给当哥哥的讲了一番应当如何平等与别人对话后,让编导放了一段小片儿,小片儿里时他们的妈妈,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我没有儿女。”看到这儿,我的眼睛模糊了。一个老人,一个暮年的老人,一个暮年的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她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孩子,是怎样的寒了她的心啊。
两个半小时的录制时间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无法从中判断出谁对谁错。但大致的事实我是了解到的。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下几个方面:一、老人的退休金的保管问题。三个女儿同意由大姐保管、支配,大哥不同意;二、对老人日常照料的安排问题。哥哥不想让三个妹妹管,妹妹不想让哥哥掺和;三、老人的遗产分割问题。三个妹妹商量后私自确定了老人百年后房子的归属,大哥不同意。
我们提出了一个方案,将老人的工资帐户封存,任何人不得从中提取钱款。三个女儿每月定期将抚养汇入该帐户,任何人不得挪用,母亲由哥哥赡养,哥哥允许妹妹前来探望母亲,并不得干涉。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很快哥哥就变卦了,他说这一切要以妹妹将户口迁出为前提。目的是在拆迁时,不想让妹妹占有一定的份额。
第一个方案落空,我们又提出了第二个方案,即:将母亲现有的住房出租,用出租来的钱再另外租一处房子,母亲由三个女儿轮流照顾,哥哥定期将赡养费汇入老人的帐户,并可以随时探望老人。至于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和老人的其他财产待老人百年后,由法院依法判决归属。这个方案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这期节目录得很累。开始时我确实时偏向于两个女儿这边得,但是当我听到小女儿把她丈夫得户口也迁到母亲这儿时,我就明白为什么她们姐儿几个不让哥哥来养母亲了。她们觉得既然她们赡养了老人,房子也就理应归她们三个。也就是说她们赡养老人是有前提的。调节员黄大姐说了这样一句话,她说:“当我们孝敬父母时心里委屈时,我们应该想,如果父母只生了我这一个孩子,没有其他兄弟姐妹,那我不是依然要一个人照顾老人嘛。”我在想,到我们这一辈,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了,不存在互相挣遗产的问题了,不能互相推卸照顾老人的义务时,是不是赡养老人的问题就解决了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