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为销售额营收国际化运营商it |
2009年已经过了半年,华为内部汇总了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据说合同销售额为157亿美元,增长势头仍然强劲——要知道,华为去年全年的合同销售额也不过233亿美元。
去年年底,华为内部制定了2009年销售的“上中下”三个不同的目标,其中那个“不上不下”的“中”目标是302亿美元,按照今年上半年的情况,这个目标还是非常有可能完成的。
2006年我曾经在《IT经理世界》上写过一篇封面报道华为的第二次极限,文中提到当华为在2000-2002年达到20亿美元营业收入的时候遇到了第一次“华为的冬天”。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中国的民营企业也都是在营业收入达到200亿人民币左右就再也做不上去了。
经过两年多的调整,华为很快就迈过了这道门槛,它靠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国际化和管理变革。国际化开辟了新的中国以外的市场,管理变革则保证了国际化战略能够顺畅地实施下去,保证华为能够转变成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很多中国公司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自己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还没有“进化”就匆忙国际化,最后力不从心又被打了回来。
2006年的时候我曾经疑惑,100亿美元是否会成为华为的又一道门槛?事实证明我的疑惑并没有成立,因为管理基础打得扎实,华为在2007就一举突破了100亿美元营收大关(这里说的不是合同销售额)。
此后我不再写华为的大稿子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已经跟不上它那疾行的脚步了。其实我在采访很多跨国公司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由于自己的积累不够,往往很难理解他们一些重大决策的内在逻辑。
2007和2008年,我两次参与了一家国际电信设备商中国客户满意度调查的面访,问卷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你认为谁是最强的电信设备商”,他们会根据运营商高层选择的竞争对手进行详细的对标分析。让我感到有些惊讶也有些自豪的就是,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被访者都选择了华为。
“虽然从目前全球移动市场的份额来看华为并不是最高的,但是从发展前景来看,我真的非常看好华为。”这是当时的一位运营商高层说过的话。
虽然任何预测都是靠不住的,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帮我预测一下:华为疾行的脚步会在什么时候停顿下来,停顿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
期待大家有创意的回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