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奋斗》的原型
(2008-11-07 09:21:56)
标签:
奋斗石康蔡明博洛尼蓝海it |
6号晚上9点半,清华经管学院国际报告厅,论坛刚刚结束,一群群的年轻学生们就拿着各种各样的小本本
拥上了前台,人群之中的石康一边忙着签名,一边负责解答Fans们提出的问题,有的时候还要摆Pose合影
,忙得不亦乐乎。
这不是一场关于《奋斗》的论坛,论坛的主讲人是科宝博洛尼公司创始人兼CEO蔡明。但是,很多人还不
知道,石康之所以能够写出《奋斗1》,下面还要写《奋斗2》,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了高中同学蔡明的
影响。
据石康回忆,他和蔡明就读的师大附中的那个班并非重点班,整体的学习成绩较差。后来同学见面,已经
是“混混青年”的他发现蔡明已经是一个“土大款”了,当时他也没有觉得蔡明怎么样。直到他了解到蔡
明有一个梦想,要在中国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建设欧美国家那样的艺术区,吸引创意人士入驻。实
际上当时蔡明已经在做这件事情,他在北京拿到了一块地,正在做规划了。
也就是5年的时间,蔡明将科宝博洛尼从1个亿做到了10个亿,也算是一个不小的传奇了。要问他成
功的秘诀,其实就是“不走寻常路”:大学毕业之后的他并没有去从事看起来更加光鲜的工作,而是选择
了做橱柜,因为他发现这个行业的老板大部分连初中都没毕业。
“害怕竞争”的蔡明一开始做电器,结果发现自己既打不过海尔,也打不过广东的电器厂商,就退了出来。他发现当时没人做橱柜,用石康的话说,当时排油烟机都是在窗户上开个洞,然后在上面装个排风扇,冬凉夏暖;确实,我们家里就这么用了十几年。
因此,蔡明一开始做橱柜基本上没遇到什么竞争对手,也赚了不少钱。可是几年之后就有大批的进入者了,他们也学会了怎么做橱柜了。蔡明只好跟一家意大利小厂博洛尼合作,做更有品味的橱柜。
做着做着,他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家居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复杂,因为客户的需求千差万别,很多东西都需要定制。于是科宝博洛尼不再单单做橱柜了,而是要做整体解决方案,从给客户做概念设计开始,然后给他们出方案,负责所有的家居产品的采购、安装和项目管理。
通过这么一种方式,科宝博洛尼主动放弃了低端市场,转战利润更加丰厚的高端市场,例如他们正在给某富豪家的别墅所做的家装方案,项目总金额就超过了1000万元。
有一本书叫做《蓝海战略》,蔡明则把科宝博洛尼的这个战略称为“持续深蓝”:要进入无竞争的蓝海、要进入符合行业发展本质的蓝海,这里还要是有着高壁垒的持续深蓝。
当然,蔡明也是一位有理想的文艺青年,他本人就喜欢一切与众不同的、优雅的东西,例如昆曲。而这次《IT经理世界》在清华经管学院的创新论坛也由于他骑马摔伤而推迟了一个星期,他还不能长时间站着,只有坐在沙发上完成了这次演讲。
石康正在创作自己的《奋斗2》,不知道还能够从其中看到多少蔡明的影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