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狼战华正奇周子强审计会计上市it |
《狼战》第15章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断章取义,乱加揣度。
回到公司,陆岩松的好心情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哈勃的上市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为了去纳斯达克上市,哈勃必须完全按照美国GAAP这个公认的会计准则重新编制财务报表,还得聘请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中的一家为哈勃出具审计报告,这也是哈勃上市的必经之路。
哈勃聘请的是全球最知名的比利会计师事务所。从春季开始,比利的十多名审计人员就进驻了哈勃;他们从账目审查开始,几乎把哈勃翻了个底朝天。李颖、谢泽宇和其他哈勃的财务人员更是备受煎熬——为了配合这次上市审计,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加了多少次班,每天回到家里的时候,经常都已经是凌晨一两点钟了。
也正是在审计的过程中,比利发现了哈勃在财务方面存在致命的问题。
收入的确认是其中最大的问题。如果只看哈勃原来自己编制的财务报表,哈勃的财务状况非常之好,这几年的销售收入从1亿、2亿、4亿一直增长到8亿,几乎每年都要翻一番,是一家典型的高科技高成长公司。
这种翻番增长的趋势是美国投资者非常喜欢的,遗憾的是,它却不是真的。按照美国GAAP的标准,销售收入的确认至少要遵循三点原则:要有相应的合同,卖方已经发货并且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毕,要有相应的文件证明货款能够收回并且设备已经从卖方交付给了买方。如果对照着GAAP来看哈勃的销售收入,就会发现哈勃以前已经计入销售收入的一部分收入其实根本就不能算做是收入。
原来太阳刚成立的那几年为了鼓励销售,曾经制定过一套奖励制度,规定只要太阳的销售人员与客户签了合同、产品发货之后,就能够按照合同额计提一定比例的奖金。但是,这套奖励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合理之处,
它驱使太阳的销售人员只注重签约和发货,而不去重视同样重要的收款等其他环节,结果出现了很多啼笑皆非的现象:太阳的销售人员竟然在刚刚签完合同、客户还没有付款的情况下就把全套设备发给了客户;销售人员明明知道客户只会试用一段时间而根本不会大批采购设备的情况下,却仍然坚持将大批设备发出去;合同签了、设备发给客户之后,销售人员对于之后的中期验收和终验就完全不管了,致使后期的很多合同款变成了难以收回的坏账。正是由于太阳原来的销售制度存在如此之多的弊端,就在周子强离开太阳后不久,在JCN的管理专家的指导下,太阳开始启用全新的销售管理制度。
周子强并不是没有听说过太阳的这些变化,但是他仍然坚持在哈勃沿用太阳原有的销售制度,或许他觉得老的销售制度对于哈勃这样的创业公司更加适用?
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哈勃没有严格遵循GAAP的三点原则来确认收入,从而造成了虚增销售收入的情况。比利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发现,哈勃对销售收入的确认非常混乱。大多数时候,哈勃对收入都是按照对自己有利而不是会计准则来确认的。例如,有的时候销售虽然已经把设备发给了客户,但是这个时候却连销售合同都还没有签,财务上却已经把它计算到销售收入当中了,这明显违反了GAAP收入确认的第一条原则。再比如,有些项目的实施周期非常长,按照合同的约定,哈勃必须一步步地先后拿到初验、中验和终验报告之后才能分段收款,按道理销售收入也必须分段确认,而哈勃却一股脑地都计入了当期的销售收入。对于哈勃来说,这笔所谓的“销售收入”其实哈勃连一分钱都还没有收到,它直接对应着“资产负债表”中大量的应收账款。其中,有很多“应收账款”都已经超过两三年的时间还没有收回来,按照GAAP的“审慎性准则”,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了,而这反过来又会冲销哈勃的净利润。
除此之外,哈勃的存货账目也是一团乱麻,即使是有着如此丰富审计经验的比利会计师事务所也都无法理出头绪。经过实地盘点之后,审计师们发现实际的库存竟然比账面上记载的要少好几千万元的设备,也就是说哈勃竟然有价值几千万元的材料和设备不翼而飞了!既然这些存货找不到了,哈勃就必须计提好几千万元的“坏账准备”,这将进一步冲销哈勃的净利润。而且,如果审计师把这些情况以特别说明的方式写到哈勃的“招股说明书”中,哈勃还能够在要求异常严格的美国证券市场筹到钱才是怪事呢!
根据比利会计师事务所的估算,如果严格按照GAAP的审计标准,哈勃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神话就会原形毕露,甚至会出现负增长。而且,计提“坏账准备”之后,哈勃最近一两年的净利润都会减少好几千万元,甚至还会出现亏损!
经过这一番翻箱倒柜的审计之后,比利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哈勃审计的项目负责人黎迈克犯了难。他把陆岩松找了过来,通报了比利发现的这些情况:“岩松,很遗憾,我必须按照会计准则而不是你们的标准来出具财务报告。”
这对陆岩松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说实在的,作为一位对GAAP非常了解的财务人员,他并不是不知道哈勃在会计处理上存在这些严重问题。但是,他也非常清楚,一旦这些肥皂泡被捅破的话,哈勃的上市美梦也将彻底破灭。因此,他并没有要求手下的财务经理们去更正这些会计处理方式,而是只当没看见;同样的道理,他也希望黎迈克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
“迈克,这些其实都只是很普通的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处理一下?你要求我们做些微调也没问题,但是最好不要大动。我们大家辛辛苦苦地都在干什么?我们做的是上市审计!你想想,如果按照你的要求大动的话,我们还有可能上市吗?这样吧,我先给董事会打个报告,把所有的审计费用先预支给你,你看怎么样?”
黎迈克的心中也是矛盾异常。自己刚刚被提升为项目负责人,确实需要业绩来巩固在会计师事务所里的地位。在进驻哈勃之前,他的老板、比利全球合伙人雷蒙德曾经找过他谈话:“黎,这个项目你好好干,干完之后我会向公司管理委员会提建议,要求他们提升你为比利新的合伙人。”由此可见,雷蒙德对哈勃这个项目确实非常重视,所以才会让自己这个嫡系来担任项目负责人。
而且,审计小组已经投入了这么大的精力,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如果最后还是以失败收场,甚至都收不到审计费,自己回去之后怎么向公司交代?其他合伙人会怎么看待自己?自己的前途会不会就此葬送?但是,如果对哈勃这么严重的财务问题视而不见,又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操守?即使不谈职业操守,又怎么对得起自己在上帝面前立下的誓言?自己可是虔诚的基督徒呀!
好不容易熬到了周末,心事重重的黎迈克飞回香港,专门向雷蒙德做了汇报。听到情况汇报之后,满脸络腮胡子的雷蒙德很是吃惊。他沉思良久之后,坚定地说道,“看来我们以前对内地民营企业的估计还是过于乐观。黎,你也知道的,今年我们已经决定要开辟新的市场——由于大型国企还没有上市的已经寥寥无几,我们今年打算将主要精力放在拓展内地的民营企业上面。正因为如此,哈勃的项目对于我们来说才具有很强的标杆意义。现在,所有的合伙人见到我的时候都会问起这个项目。如果这个项目搞砸了,我也会非常难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不顾惜自己的职业操守,不意味着我们不对仁慈的上帝负责……我们必须遵照自己的良心、尽职尽责地完成上帝交给我们的任务。小伙子你不用着急,周一我会跟你一起去北京,我们要和哈勃的高层好好谈谈。”
周一,北京上地软件园。哈勃的会议室中坐着陆岩松、雷蒙德和黎迈克,气氛却不是那么融洽。当上周五黎迈克面有难色地向自己告假说要回香港的时候,陆岩松就知道等待自己的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他也没有想到黎迈克的老板、大胡子雷蒙德会亲自过来。
雷蒙德一上来就直切主题,他要求哈勃在收入和存货的确认方面必须严格按照GAAP的会计准则进行修正,“如果你们不答应我们的条件的话,我将很遗憾地告诉你们,我们将不得不退出这个项目,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声誉负责。”
“那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我们可以按照你们的要求对账目进行部分修改,可是你们也得体谅我们的难处是不是?我们双方都已经投入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突然退出难道不也是双方的一大损失吗?”陆岩松试图说服雷蒙德。
但是,“大胡子”倔强地摇了摇头:“除非你们能够完全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否则我们肯定不会再为贵公司做审计了。”“
好吧,那就请你们在这里等一等,我去向我们的董事长兼CEO汇报一下吧!”陆岩松有气无力地答道。
当周子强把雷蒙德的要求说给周子强的时候,周子强一下子就炸了起来:“怎么回事?我老婆当财务总监的时候没有出现过这种事情,孙仁学在的时候也没问题,怎么你一来就给我搞出这种事来?什么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狗屁!就知道给我出难题!想做就按照我们的要求做,不做就拉倒!”他涨红了脸大声地咆哮着,活像一头发怒的狮子。由于周子强的吼声实在太大,就连坐在隔壁会议室里的雷蒙德和黎迈克也都听到了,他们两人尴尬地对视着,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其实,陆岩松的心里又何尝不是顾虑重重?自己以前也在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他深知雷蒙德的做法是对的,中介机构必须为资本市场把好关、当好看门人,自己以前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曾经拒绝过类似的争议项目。但是,当这件事情真的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他又实在是接受不了,毕竟这件事情和自己的前途息息相关。自己从跨国公司跑出来,放着几十万美元的高薪不要,不就是希望能够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如果自己投入了如此大精力的第一家民营企业就出了问题,以后还怎么做?
“怎么办?”陆岩松的心里有两股势力激烈地斗争着。最后,野心战胜了职业操守。他下定决心,开弓没有回头箭,无论如何都要把哈勃的上市继续做下去。
当天下午,等待大胡子雷蒙德和黎迈克的是一张《解聘通知书》,哈勃宣布与比利解除委托审计关系,转而聘请另一家“五大”慧仁会计事务所来做审计。接到通知的“大胡子”显得异常平静,在走出哈勃大门的时候甚至还长出了一口气。黎迈克却显得有些失落,毕竟他可能由此丧失了短期内晋升的机会。仿佛是看出了他的这种情绪,“大胡子”转过身来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黎,我知道你有些难过。但是,我们都是基督徒,要牢记,上帝教导我们要诚信。不管是什么人,如果他失去了这点,他就不再是基督徒了。你、我,我们一定要记住。”黎迈克抿了抿嘴唇,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几天之后在香港,哈勃与慧仁会计师事务所正式签订了上市审计合同。慧仁方面对这个订单相当看重,全球首席合伙人彼得也专程赶来参加签约仪式,并且亲自指派资深项目经理徐丰明来负责这个项目。为了更好地完成交接工作,雷蒙德和黎迈克也来到了现场,并且当场向慧仁会计师事务所移交前面已经完成的审计资料。
就在几天之前,徐丰明还在内地一家大银行的上市审计项目当中忙得不亦乐乎。那个项目还没有完成,老板就突然把自己调过来做哈勃的项目,而且是接比利的,他怎么想怎么都觉得这件事情有些怪怪的。
徐丰明是和黎迈克都是香港人,两人平时的关系也不错,还经常一起去打网球。在发布会中场休息的时候,他拉着黎迈克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低声问道:“迈克,这么好的一个项目,你们为什么不做了?”
黎迈克苦涩地笑了笑:“这个……我们最近也接了一家国内大银行的大项目,参加的人手非常多,哈勃这边也就顾不过来了。你进来也算是帮我的忙了,我终于……解套了。”
第二天,徐丰明就带着他的队伍进驻了哈勃。根据前任黎迈克留下的“线索”,他很快也发现了哈勃的问题所在,这才明白黎迈克为什么说自己“解套”了。已经“入套”的徐丰明真是后悔不迭,趁着彼得几天后来北京巡视的机会,他把这些情况一五一十地向彼得做了详细的汇报。
小胡子彼得是个犹太人,在慧仁乃至整个会计界以交游广泛、手腕灵活而闻名。在过去几年中,他出面拿下了好几个国企上市的大单子,并由此而飞黄腾达。如今大部分的国企都已经改制上市,如果不开拓新的客户,慧仁在中国就没有单子可做了。因此,像哈勃这样的民营企业突然变成了香饽饽,成为慧仁、比利等“五大”的重点争夺对象。这次他到内地来,主要目的也是会见一些民营企业的老板,争取拿到他们的审计项目。
听完徐丰明的陈述,彼得沉思良久之后才说道:“徐,这件事情你先不要跟任何人提起,让我再好好想想。”
晚上,徐丰明接到了彼得的电话,约他到楼下的咖啡厅坐坐。在蜡烛发出的昏暗的光线指引下,两人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坐了下来。彼得为两人点了两杯蓝山咖啡,然后微笑地看着徐丰明,看得他有些不自在。“徐,我想听听你对这个项目的看法。”
徐丰明清了清嗓子,想拿起咖啡却发现太烫,只好又放在了桌子上。“如果按照行业的职业准则的要求,我们应该放弃这个项目,就像比利的雷蒙德那样……”他迟疑着说道。
彼得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这个我也知道。徐,你有没有想过这是我们在内地高科技领域的第一个大项目?如果这个项目做不成,我们以后可能就只能永远舔雷蒙德的屁股了。而且,你当合伙人的希望恐怕又要耽误好几年了……”他端起桌子上的咖啡,撮了一口,“味道不错,不是吗?”
陆岩松很快就发现,与死板的黎迈克相比,回到北京的徐丰明就要灵活了许多。他甚至还为陆岩松出谋划策:“销售收入的确认有问题?你们只需要补齐了验收报告和销售合同就行,OK?”“没有找到销售合同?那肯定是你们忘在什么地方了,你们赶快把它给‘找’出来就行了,OK?”“合同是需要函证的。我给你们一个样本,你去找你们的客户,让他们给你们盖上一个大红章,我只需要看到那个大红章就OK了!”“存货有问题?没关系啦!你们可以将日期调整到更早的年份,这样它就不会影响最近几年的利润了,OK?你们也可以去搞点设备放在库房里面,我们再重新盘点一遍不就OK了?”每次听到他的那个夸张的“OK?”谢泽宇都只想笑,后来哈勃财务部一起给徐丰明起了个外号,叫做“OK
先生”。
即使是这样,哈勃也费了不少的工夫。在周子强的亲自督导下,赵劲召集所有的办事处主任开会,要求大家分片包干,必须将自己片区的所有合同、函证、验收的文件“保质保量地完成”。谢泽宇和李颖也在徐丰明的“指导”下对哈勃的收入和成本进行了重新“规划”,一度丢失了的很多设备又奇迹般地出现在仓库里面,盘点之后又神秘地消失了。经过精确的计算之后,哈勃过去几年的收入和利润又“恢复”了每年100%的稳步增长。
哈勃的上市又步入了正轨。“哈勃上市成功之后,我要马上辞去在哈勃的所有职务,越快越好。”陆岩松希望能够早日得到解脱。当然,这取决于哈勃能否顺利上市;而哈勃能否顺利上市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信的这个大单能否顺利地拿到手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