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展外包无助于提升中国科技水平?

(2007-03-14 12:15:06)

有一位网友给我写信,他认为外包除了解决就业之外,对于提升中国科技水平和在全球的竞争力没有什么意义。其实政府也是这样看的,我春节前去南京采访Satyam在南京成立合资公司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小插曲:会议结束的时候,我们还有几位记者围住了南京市的一位副市长,问她一些问题。市长告诉我们,其实Satyam当时要的地皮更多一些,但是南京市怕他们只是忽悠,就先给了一半,另外一半看进展情况再定。随后市长接着说,其实软件行业关键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软件企业。

市长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错,关键是任何事情要实现都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的软件产业要发展起来,到底应该走哪条路呢?我觉得还是那句话,“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对于我们买不到的一些核心软件技术,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科研公关;但是对于一些完全市场化的软件,我们必须懂得整个软件产业的价值链,从其中选取跨国公司还没有注意到的领域去做好做精以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一味地去高举民族产业的大旗去硬拼。

外包其实就是价值链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打比方的话,其实它就相当于IT硬件方面的制造业。在这个方面,中国台湾的厂商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经验,以Acer、华硕为首的台湾IT企业,也是以制造业起家,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到现在也能够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了。谁说外包就一定永远都是外包,就不能产生世界级的企业?作为中国企业来说,关键是要走出符合自己现实竞争环境的第一步,而不是好高骛远。

回到软件领域,印度企业现在只是做外包吗?不是,他们在IT咨询甚至软件产品领域已经对美国软件企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春节前我和IBM的一位资深IT咨询顾问聊天,他就说IBM在中国目前的竞争对手只有埃森哲,“现在,印度公司也起来了。”如果你说咨询也没有太多的只有知识产权,我还在印度采访过i-flex这家软件公司,他们就是做金融方面的软件产品的,注意,是产品,现在已经做到了全球老大,最后被Oracle看中了,花了十几亿美金把他们收购了。

从以上种种例子都可以看出,外包可能是中国软件企业实现突破,并且最终在全球IT产业占据一定地位的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当然未必是唯一的道路。而国家对外包的支持力度够吗?据我了解,其实远远不够。早在1999年,国家就推出了一个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规划,那里面根本就没有包括外包企业,因为他们不生产软件产品嘛!外包企业也不享受国家关于软件企业的任何扶植政策。前些年这个产业基本上就没有人管,这些年由于发展得很快,才引起了国家各个部委的重视。

我们未必一定要全盘照抄印度人,但是人家的一些宝贵经验,我们当然应该谦虚地学习,这才是做企业的正确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