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卖掉华为3COM看任正非的合资艺术

(2006-11-30 05:11:30)
    49%的股份,8.82亿美元,这是3COM买回华三股份所付出的代价;3年前成立合资公司的时候,同样是49%的股份,3COM花了1.6亿美元,3年时间增值了4.5倍,年复合增值率高达77%!

    对于华为总裁任正非来说,这的确是一笔很划算的生意。更重要的是,对于任正非来说,卖给3COM应该是当前最好的选择,就让3COM和思科在企业级市场死磕吧,华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这也是华为聚焦于核心业务的一步棋。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既然3COM在一年前就已经收购了华三2%的股份从而掌握了华三总共51%的股份,为什么合资公司刚到3年的期限就迫不及待地提出收购华三剩余的股份呢?难道双方不能够坐下来谈谈,干脆还是你51%、我49%这样运营下去?反正3COM已经能够把华三的财务报表合并到自己的报表当中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3COM希望通过全资收购掌握合资公司的主导权。在此之前,即使表面上持有多数股份,而实际上3COM仍然没有能够在合资公司当中占据主导权。去年我采访华三的时候曾经问过主导权的问题,当时一位来自华为的华三中层底气十足地说,谁掌握技术和人,谁有实力谁说话呗。

    这使我又想到了我们的汽车工业,一直希望以市场换技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中方占据股权上的多数,却往往掌握不了合资公司的命运。什么时候老外不高兴了,不给你供应新的车型了,合资公司马上就完蛋了。当日产总裁戈恩霸气十足地指责其中方合作伙伴在合资公司中的贡献为零的时候,当时的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苗炜只能尴尬地笑笑。看到这种场景,我们难道不感到心酸和愤怒吗?!

    说到底,在国际经济的大舞台上,丛林法则依然有效,决定企业价值的最终还是实力、实力、实力!近些年来,任正非之所以能够在与国际电信设备巨头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合纵连横,就在于华为确实有实力!而这个实力在于华为多年坚持不懈地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在管理流程革新上的投入、在国际化上的投入!前天与史炜老师在搜狐访谈的时候,史老师认为华为不应当过早冲出去,甚至认为这是“裸奔”,我不敢苟同。1998年的时候如果华为不走出去,就如同抗日战争的时候八路军不走出陕北,整个局面就不可能打开。当然一开始走出去肯定是非常的困难,也许只能够“裸奔”;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华为也就不可能积累如此深厚的功底,以至于国际巨头纷至沓来要与其合作。

    这里也要说说华为与摩托罗拉的合作。在很多年前华为还很小的时候,摩托罗拉就看上了华为,上门来要与华为合作。但是,当时任正非表现得非常冷淡,仅仅派了一位副总裁应付了一下。而在华为羽翼长成之后,任正非反而找到MOTO要求合作,这个时候华为已经有了一些实力,听说任总后来曾经说过,他在一次会上给MOTO的人丢了一个纸条,双方就合作了。而在2000年之后,MOTO希望将与华为的合作范围扩展到全球市场,并将自己的基站与华为的移动交换机在俄罗斯进行捆绑销售,此时的华为已经有能力提出反建议,要求MOTO同样捆绑华为的设备在北美市场销售。这其实就是任总的合资艺术,他一定会在华为具备一定实力的时候寻求与对方平等的合作,有尊严的合作!3COM被“敲”了一大笔银子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这个局域网的开山鼻祖在互联网时代全面落后;如果不买华三,3COM几乎都拿不出成型的产品了!

    在吴建国老师和我合著的《华为的世界》一书中也已经提到,华为近些年来正在有意识地剥离非核心业务,更加聚焦于固网和无线的核心业务,从而完成从一家追赶型企业向世界级企业的转变。就像稚嫩的小鹰要进化成飞翔于九天之上的老鹰,首先会在岩石上使劲地去啄石头,直到把老嘴啄下去;等到新嘴长出来以后,还需要把原来的爪子和羽毛一个个地拔去,最终长出全新的、锋利的爪子和强悍的翅膀。华为这家中国民族企业的骄傲,也在经历这个痛苦的过程。

    顺便说一句,在竞购华三过程中,华为吆喝着要邀请的三大私募基金中有一家叫做SilverLake Partner,其亚洲业务负责人、董事总经理John R. Joyce就是原来IBM的CFO,曾经参与过IBM投资华为并作为战略投资者(最后没有达成协议)以及IBM卖掉PC业务给联想集团的全部决策,也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了。这一次,三大私募基金欣然入局,承担了华为抬价的有力武器,不知道是否与这位老朋友有一定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