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认识你自己”与“自知自己无知”

(2018-06-16 09:22:24)
        有一句哲学古训叫“认识你自己”。它到底是什么意思?阿伦特认为,在苏格拉底那里,这句话实际上意味着:“通过认识那向我展现的东西——仅仅向我展现的东西,因而永远只是与我的具体存在有关——我才能够理解真理。” 因此,“理解你自己”并不是理解那个与世界、与他人无关的封闭的“自己”,而是通过自己与世界的存在性关系来理解世界(同时也是理解自己),因为世界是通过我、通过与我的共在关系而呈现给我的,我也是通过向世界呈现自己而成为自己的(获得自己的现实性),因此,不理解我就不能理解世界,反过来也一样,不理解世界就不能理解我。我看待世界的任何一个角度都决定了世界向我呈现的方式和样子。
这样呈现的世界、这样获得的“真理”当然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我的立场和视野,与我的具体存在具有切己的相关性;而所谓“绝对真理”,也就是“对所有人都同样”的真理,必然是与每个人的具体存在无关的,“它独立于每个人的存在之外,不因凡人而存在。” 因此,所谓“绝对真理”是人类事务世界之外的真理,是与政治无关的真理。
       那么,如何理解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哲学古训:“自知自己无知”?刚才我们说到:我们不能指望在人类事务世界发现“绝对永恒的真理”,而只能在众人的“意见”中提炼“真理”,对于“凡人”——与思考永恒问题的那些孤独哲学家相对——而言,“最重要的是使意见更具真理性,在每种意见中发现真理并以下述方式对它进行阐述:让包含在某人意见之中的真理向此人以及别人显示自己。” 
       由此可以进而认为:苏格拉底所谓“自知自己无知”无非意味着:我知道自己并不掌握众人的真理,除了向他人请教并从而学习其“意见”外,我无从得知别人的真理,而这种“意见”形成于世界呈现于每个人的方式之中,世界在向他人显示自己时,当然不同于其向我显示之方式。也就是说,世界呈现给每人的方式是不同的,知道这点就是“自知自己无知。”可见,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自知自己非全知”。每个人的真理是有其界限的,这个界限即在世界呈现给每人的方式之中。对凡人而言,“真理”或世界呈现于每个人、包括自己的时候,都受制于特定的角度、立场、方位,因此是有“界限”的。没有这样的有界限的呈现,也就没有真理、没有世界(离开了特定的方位和角度,我们就不可能看到世界)。这实际上是说,在政治领域、人类事务领域,谈论没有呈现、没有进入公共领域的“真理”是没有意义的,而一经呈现、一经进入公共领域,所谓“真理”就不得不变成“意见”。这也意味着,“我”对“真理”的认识离不开我的在世界中的立场和视野。这种和“我”的相关性不是主观幻想,也不是任意曲解,而是“真理”、“世界”和“我”三者之间的切己关系:真理在公共世界呈现给每个人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所谓“固执己见”)。真理之所以呈现出“个人色彩”,是因为世界以不同的方式、角度呈现给不同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