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理论?
(2009-12-09 19:51:26)
标签:
文化 |
一个反思的时代也是一个理论自觉的时代,一个学科自觉的时代。20世纪是一个理论的时代,这个理论时代的最大特点,或许就是意识到了语言在人类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审美活动中的核心作用。
如果说文学理论是对文学活动的理论思考,那么,反思性的文学理论就是对于这种理论思考的再思考。如果文学理论/批评作为理论思考必然表现为一种语言建构,那么,反思性的文学理论就是建构的建构。或者说,它是对文学研究、文学批评话语的反思,即反思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如何可能。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话语建构,因此,反思性的文学理论是研究的研究,是建构的建构。文学活动有三个层面的话语建构:文学作品文本;文学批评和研究;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第三个层面的话语建构。文学理论是对文学话语活动的自觉反思,如果说它和一般的文学研究或文学批评有什么不同,那么,这个不同就是它具有更高程度的自觉性,是元理论层面的话语活动。任何学科都有元理论,元理论就是理论的理论,是对理论话语的建构性本质的揭示。文学理论就是文学学科的元理论。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或许可以这样表述文学理论的知识属性:通常人们把文学理论定义为研究文学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但与其说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活动规律的,不如说它是研究文学活动的规律是如何被建构的?谁在建构这种“规律”?为什么建构这种“规律”?通过什么媒介建构这种“规律”?这种建构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能否像“上帝”超越地那样去建构?
反思性的文学理论言说方式充分表明文学研究的自觉性。如果没有文学理论,我们的文学研究就是不自觉的,或者狂妄自大,或者妄自菲薄,因为我们不知道作为话语运作的文学言说的机制是什么?其限度和可能性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上说,反思意识的强化说明文学理论到了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自觉程度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