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震救灾

(2008-05-17 10:40:23)
标签:

杂谈

      本报推出《应急》特刊

    汶川地震余震未息,对幸存者的搜救还在继续!死亡数字的不断攀升令我们扼腕,生者携手面对灾难令我们动容!

    与此同时,公民对防震救灾知识的了解的程度参差不齐,援助的热情与民间搜救水平之间的巨大落差,又令我们遗憾。

    感谢译言(yeeyan.com),一个民间的译文组织,他们在12日地震发生当晚,在译言平台上开始联合行动。全球的数十名留学生、用户,以分头接力的形式,夜以继日地将美国国家紧急事务管理局的地震安全手册全文译出。记者对比发现,内容专业有序有效。他们心急如焚,急盼搜救手册抵达灾区。

    14日,应记者要求,这些留学生再次继续接力翻译出世界卫生组织有关防疫、心理干预等有关内容。今天下午,集合有关地震预防、逃生、搜索、营救、防疫、心理干预等的《应急》特刊将与读者见面!

    我们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应急》特刊能以最快速度发放到灾区。如果身处四川灾区的志愿者能通过本报的网络版(www.ben.com.cn点击进入后找最上方的“北京晚报”,再点击进入就是本报的网络版),或译言的网站(www.yeeyan.com),直接下载打印应急特刊,发放给灾区,那将是莫大的福音。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日本驻华大使馆,他们提供了日本家庭日常储备的应急用品手册。还感谢身在日本的萨苏,本报的一个老朋友,没来得及跟他联系,我们直接使用了他有关日本应急百宝箱的文章和图片。

                                                                                            本报《应急》特刊工作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