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媒体介质壁垒
构建大传媒格局
作者:任欢迎
打破媒体介质形式的壁垒,进行跨媒体合作,是报业世界性发展的趋势。
传媒变革时期,我们一贯倡导大传媒概念。所谓大传媒,就是高科技、传媒、通信三者结合,各媒体间交叉融合,传媒内部行业交叉融合。如:手机电视、数字报纸等。传统媒体要有新形式,但不是被取代。在传媒业务的拓展方面,积极培育和发展网络媒体,并充分发挥传媒的优势,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构建大传媒的产业格局。
传统媒体要利用新技术拓展新的生存空间
在新一轮的媒体角逐中,报业要从以平面报纸为重心的经营模式转为报纸和网络并重的经营战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会是完全对立的,相互之间的融合才是对彼此都有利的双赢。新媒体首先吸引的是青年人,而青年读者,正是传统报业未来的希望。
目前,年轻受众流失是报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我国报业读者的平均年龄在迅速老化,而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受众却在不断地年轻化。据一些研究显示,许多读者不但通过电子传媒看新闻,同时也阅读报纸,这就揭示了上述两种媒介形式在未来将长期共存的局面。
媒介融合、多媒体运作是大势所趋
传统媒体进军流媒体市场,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与手机接轨,纸质媒体——有线网络媒体——无线网络媒体,这似乎是传媒媒体发展的趋势。从中长期来看,媒体无线化是必然的趋势。当手机进一步普及化、资费大众化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手机报纸。从世界范围看,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多媒体运作是大势所趋。
新媒体可以提供海量的资讯和新闻
报社拥有大量资讯和原创新闻,这是我们在内容采集方面的优势。但受到版面限制,报纸登载的信息、新闻很有限。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提供海量的资讯,使报纸上没能反映出的信息在新媒体上表现出来。这是一个网站或者说新媒体明显的优势。
新媒体互动性与个性化突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互动性与个性化。互动性既体现在用户与新媒体本身的互动,也体现在新旧媒体间的互动,以及用户通过新媒体桥梁同旧媒体的互动。个性化体现在根据客户特定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内容与服务。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结合是一种趋势,既实现了分众传播,又会有固定读者群。新兴媒体要有一个过程培育读者,使他们转变观念,这样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改造传统媒介会通过很多新兴技术,传统媒介在数字化平台上的展现,是一种升级产品,既保留了传统介质的优点外,还有超出的附加的优势。纸媒升级换代,与数字融为一体。作为传统媒介,应时刻对新技术保持高度警觉,积极慎重地进行试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大传媒的趋势将会逐渐显现。北京晚报率先通过二维条码技术启用手机WAP版,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创新,读者接受起来可能需要一个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但可以预见,它会有很好的前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