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新闻幕后 |
溯风追沙系列报道之五
值得尊敬的阿拉善牧民
值得尊敬的阿拉善牧民
黑河岸边种药人
放弃休息亲自驾车陪记者采访的额济纳旗科技局布特格其局长,领着我们来到距黑河1000多米远的牧民嘎布亚图家中。48岁的嘎布亚图从牧区搬出后,在这里重新扎起蒙古包,开始尝试种植阿拉善特产的药材——苁蓉。据布局长介绍,苁蓉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它有治疗肾虚、妇女不孕、精神衰弱、降低血压的功效,经济价值很高。以前苁蓉都是野生的,现在科技人员已经掌握了苁蓉的人工种植方法,开始在牧民中推广。由于苁蓉只能寄生于梭梭、红柳等灌木的根部,推广苁蓉种植不仅能给搬迁出牧区的牧民提供一种致富的方法,也能鼓励牧民们多种梭梭、红柳,固沙还林。
嘎布亚图告诉记者,从牧民转为种苁蓉,的确很不习惯,过去放牧时,生活很悠闲,每天把羊往草场上一放,就可以回家歇着,等晚上再把羊收回来,放骆驼就更简单了,放出去以后,几个月不用管,到秋天采驼绒时,把骆驼找回来就行了。可现在每天都要盘算着怎么种好梭梭、苁蓉,还要栽种、引水灌溉,忙多了。“可是我明白,一定要把沙子治住,要不以后我们就更没有地方呆了。我把儿子结婚的钱都拿出来了,种了12000株梭梭、红柳,还嫁接了三四千株苁蓉,希望明年,苁蓉能有个好收成。”
沙海里的吉普骑士
在腾格里沙漠里的月亮湖沙漠探险营地,记者捕捉到了另外一些牧民的身影。
神奇美丽的月亮湖是中国踞大都市最近的沙漠探险营地,四周漫漫金色沙丘映衬着蓝蓝的湖水,奇妙的沙漠景观吸引着许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人,而最让游人感到惊叹的恐怕是去往营地时的惊险历程——沙海冲浪。
游客要进月亮湖,都要先经历15公里的“沙海冲浪”。所谓的“海”,其实就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冲浪的工具则是北京吉普2020。 在记者看来,沙漠冲浪应该叫做“沙漠过山车”更为合适,白色的吉普车,时而轰鸣着冲上角度达六七十度高度四五米的沙坎,时而滑下四五十米的大坡,又时而“横着车身”在沙丘上疾驰。起伏跌宕,动人心魄。每一个亲历过的人,无不对当地驾车司机的技术和胆量伸出大拇指。可很少有游客知道,这些技术高超的司机,绝大多数都是牧民。正是昔日的放牧生涯,让他们对沙漠的习性了如指掌,帮他们很迅速实现由马背上的骑手到沙海 “吉普骑士”的转变。司机富师傅告诉记者,他和弟弟都在这里当司机,车是自己的,但由公司统一管理,每人每年可以通过这个项目,挣到2万多元钱。
“我们阿拉善不仅有沙尘暴,还有风光独特的以巴丹吉林沙漠为中心景区的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金秋10月黑河两岸秀美壮观的胡杨景色、以及保存最完整的丝绸之路重镇——黑城遗址,发射了神州系列飞船的东风航天城也在阿盟境内,发展旅游和和壮大苁蓉、锁阳种植等沙产业,其实也是生态环境治理,要让牧民退牧还林、退牧还草,自然恢复草场,就首先要解决他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我们希望更多的北京企业家到阿盟来投资,希望更多的北京市民到阿盟来领略大漠风光,这就是对我们治理生态环境、抵御沙尘暴最大的支持。”在我们离开阿盟时,李超英副盟长诚挚地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