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的秋,来得晚,走得早,总是来不及观赏,秋的色彩便消失殆尽。在这缺少色彩的季节里,绽放的唯有菊花。
秋末冬初,天气阴冷,是段难捱的日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上学。入冬,新建的教学大楼供暖系统不是很好,仅有几个专业入驻这里,若大的阶梯教室里,空旷冰冷,只有我们在上课。
那个年代,师范大学已有校园内部举办的菊花展:在新教学大楼二楼大厅的落地窗前,摆放着数百盆千姿万态的各色菊花。课间休息,我们跑到阳光大厅,边晒太阳取暖边赏菊。
那些菊,每年从初冬的十一月到隆冬十二月,始终在那里,以自己骄傲的姿态,不知疲倦地绽放着。
这是在那个年代里的初冬,能够看到的最质朴的色彩。
而今,秋季赏菊已不再是一种奢求:中秋时节,哈尔滨香坊公园一年一度的菊花展,为这座城市的秋增添了一道艳丽的色彩。
而今,每当中秋,每当菊花开放,便会想到,那个年代,在秋末冬初的日子,哈师大教学楼二楼走廊大厅里,数百盆菊花在那里绽放,生机盎然,陪伴着我们这些在冰冷教室里研读的大学生。
菊的风骨不乏古今文人骚客,书生达士的吟诵,自己也毋须在这初冬这段冰冷的日子里,对这些“藏娇烈艳曾随意,抱冷寒香久未知——冷艳凝霜傲比金,秋容脉脉晚情深”的菊额外再抒“酸意”——菊在每个人心里是各不相同的——2010年秋末冬初,将中秋的菊“摆”上来再“秀”一番,以点缀这缺失色彩的季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