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0月16日,是上海世博会巴勒斯坦国家馆日。今天在上海世博园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巴勒斯坦国家馆日庆祝活动。
一个月前,在上海世博会,自己参观了包括巴勒斯坦国家馆在内的几个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展馆,留下深刻印象。
巴勒斯坦国家馆位于2010年上海世博园A片区亚洲广场的第二联合馆。巴勒斯坦国家馆展示主题是“橄榄之城,和平之城”。这主要是因为在巴勒斯坦地区盛产橄榄,橄榄油是那里重要的经济作物。
全世界人民都将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无论在《圣经》中,古罗马、古希腊神话中,都有与橄榄枝相关的传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把橄榄枝编制的花冠戴在获胜者头上,作为现代最大的国际组织的联合国,也将维护世界永久和平作为自己的基本宗旨,并用橄榄枝护卫着联合国徽。橄榄枝寓意着和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表达着世界和平和人类友谊的心声。



(以上三幅图片,源自网络。)

或许是由于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特殊的民族和宗教情结,2010年上海世博会巴勒斯坦国家馆和其他几个中东地区的穆斯林国家馆特别集中安排在独立于其他国家(地区),具有阿拉伯国家特色风格的联合展馆内。
在巴勒斯坦国家馆,随处可以领略古老阿拉伯文明和宗教的符号:色彩、音乐、工艺、文字、建筑,处处展示着古波斯的风土人情。





然而,在橄榄树茂盛生长的中东地区,那里的和平却总是难以获得和维持,二次大战后,以色列的犹太人和世代居住在那里的阿拉伯人为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土地,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至今仍在为犹太人定居点和承认巴勒斯坦国等问题进行着旷日持久的冲突与谈判。
圣城耶路撒冷是世界几大古老宗教的发源地,也是至今仍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时宣称主权的城市。在巴勒斯坦国家展馆内一张展台上覆盖着阿拉伯人特色的黑白格子头巾(已故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就总是戴这样的头巾),圣城耶路撒冷的模型就摆放在这条头巾之上。

在巴勒斯坦国家馆展示的各种工艺品上,也能够读到世界各种古代宗教所蕴涵的符号。


同样作为中东地区的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馆,也在上海世博会亚洲联合馆II内布展。
相同的宗教和文化,却也能发现一些不同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风格。

约旦国家馆展示的日用陶器,漂亮古朴

约旦国家馆展示的日用手工艺金银器,巧夺天工


约旦特有的沙画,色彩千年不变,价格不菲

巴勒斯坦国家馆展示的硫璃阿拉伯神灯——芝麻开门!


巴勒斯坦国家馆展示的的日用陶器,琳琅满目,色彩斑斓。
虽说中国是陶瓷之国(“CHINA”与“中国”是同一语言符号),然而如果没有古丝绸之路,没有与那些波斯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国至今可能还只会烧制素色陶器。要知道,那些至今被称为“青花瓷”和其它颜色的瓷器所用到的矿物质颜料,当初就是沿着丝绸之路,从那些阿拉伯国家运来的。
自古以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就有着传统的经济贸易、宗教文化的交流,在以华夏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东方文化传统里,揉和着来自包括阿拉伯地区各国古老和现代文明的元素。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有着世代相传的友谊。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中,相互支持,维护和推动着世界和平的进程。同样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巴勒斯坦国等阿拉伯国家也与我国在长期斗争中建立起良好的国际关系。从本届上海世博会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展馆建设和安排上看到,中国也给予这些国家的支持、援助和照顾。

按照上海世博局计划,再过15天,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落下帷幕。
只有亲历过的事,才会有亲身的体验与感受:参观上海世博会,给予自己最大的教育,不止于感受它的规模宏大,它的场馆众多,它的合理布局和它的周到服务;参观过上海世博会,更加体会到了我们国家的民族自尊与自信,也看到一场世博会带给一座城市,一个(长三角)地区和一个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提升。
2010年后,上海世博会后,中国和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
10月15日起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正在为我国的“十二五”制定总体规划。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能够抓住历史机遇,不负时代,团结一致,努力在未来的五年和十年,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