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是哈尔滨市政基础建设铺开规模较大的一年,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几乎每天都会发现,他们的居住环境、出行交通、园林绿地,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
距家不远每天出行或必经的的中山路、文昌街的改造,也被列为今年重点市政工程。
今春开工的中山路改扩建工程于六月份竣工。这个项目改造后的效果证明,其优、劣处各占一半:改造后的中山路,路面增宽了,车行道增多了,作为南北方向的主干道,机动车流通量明显加大,应该算哈尔滨这座城市的一条景观大道。
但在改造中山路的同时,与其相交或贯通的辅路未作相应改造,中山路方向车速增大,其他辅路的拥堵并未改善,甚至出现因中山路的大流量反而加大了这些辅路的负担,造成拥堵;由于中山路的改建,取消了慢车道,使骑自行车出行者无路可走,人行步道也被压缩不到两米,更由于中山路的改建,沿路上万颗大树被砍掉,沿街绿地面积也大大缩小,在提倡低碳化的世界潮流下,我们城市的大气环境或许会因车辆的不断增加而变得更遭吧?
地处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心地带的中山路、文昌街的基础建设,历来是市民关注的焦点。与中山路相交的文昌街高架桥工程,是今年省政府周边区域交通疏解工程的核心项目。
文昌街交桥最初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应该属于哈尔滨市第二代立体交通。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出行方式的改变,贯穿文昌街几处立交桥的疏通能力已显不足,在宣化街、文明文府街等几个节点塞车现象已成为市政交通的垢病。重新规划和改造文昌街的交通已成为全体市民的一致期待。
文昌高架桥工程于今年3月10日开工。该工程西起动力区文政街,经黄河路,东至海滨街,全长3700米,规划红线宽40-80米,双向8―12车道,总投资6.95亿元。文昌桥全线采用高架桥方式,跨越李范五花园广场、中山路、宣化街广场等重要交通节点。
为实现市委、市政府保交通、保民生、保工期的总体要求,几个月来,文昌街高架桥的工程组织者克服不能封闭施工、地下管线纵横复杂、一些街段双层立交桥施工期长等不利因素,于九月份完成了最后一联现浇连续梁,实现了桥梁主体工程合龙。
国庆节前,文昌街高架桥的建设者们又紧张投入桥面沥青混凝土、防撞墙等桥面系以及路灯、栏杆等附属工程的施工。
而今,这座迄今为止哈尔滨市中心城区最长的大跨度立交桥,将作为城区的一条主干道,激活与其相交联的街路,有望改善多个重要交通节点的流通状况。改建后的文昌街高架桥以崭新的姿态自西向东横跨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心地带,构成这座城市道路交通的立体交响曲。
据相关报道,文昌高架桥将10月中旬全面通车。

文昌高架桥文明、文府街段(李范五花园)。文昌高架桥多个大跨度交通节点的桥梁,都采用箱式钢梁结构,这是以往市区立交桥所不曾采用的。



与文昌高架桥相连接的进、出辅道。



文昌高架桥中山路段桥面


工人师傅人在夜以继日地进行高架桥辅助设施的工程。


文昌高架桥上的道路标志线已经划好,道路隔离带即将安装完毕,沿街路灯照耀下的文昌高架桥宽阔明亮。
生活在都市,观察在这里每日发生的变化,感觉到我们生活质量的改变。
随着人们对城市功能的不断向往、不满和期待,城市的样子也在不同时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无法确定,这些根据人们当时的意志而改变的城市面貌和生活空间,对于人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有哪些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人们能够意识到,生活质量的改变与提高,与他们生存空间的(市政、交通、绿化等)硬件设施,并与他们的生活、出行习惯密切相关时,便会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与取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