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度——还是谷歌?

(2010-03-23 10:10:10)
标签:

互联网

谷歌

百度

搜索

资讯服务

中国大陆

文化

分类: 交流

 

   

百度——还是谷歌?

 

            2010年3月23日03:03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谷歌(google)是一家美国IT业专营公司,1998年9月,由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创建,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

  “Googol”是一个数学名词,表示一个 1 后面跟着 100 个零。这个词由 Milton  Sirotta 创造,在Kasner 和 James  Newman 合著的《Mathematics and the Imagination(数学与想象力)》一书被引用并由此而广为流传。谷歌公司使用这(google)这一术语,用意在通过强大的网络搜索技术,整合互联网海量信息,建立覆盖全球的信息资源体系,以实现本公司在IT业的远大目标。

  富于创新的搜索技术和典雅的用户界面设计,Google 从第一代搜索引擎中脱颖而出,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络搜索大鳄。作为世界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 将自身建立在网页级别(PageRankTM)技术之上,这项技术可确保 Google 始终将最重要的搜索结果首先呈现给用户。
  Google 还依托着强大的媒体传播联盟,与美国在线 及 Netscape (美国Internet浏览器开发商)等公司合作,拥有一百多种语言界面和35种语言搜索结果,可搜索包括html、pdf、ps 等13 种文件格式,使它成为无所不能、无所不及“网络侦探”。

                                                                    ——采编自网络资料

 

    基于工作需要,自己最初接触互联网是在1994年。那时每天上午定时(9--10时)要占用电话线路接收新华社网络信息。当时使用的是PC 386,计算机速度慢,内存小,每天可传过来几页(A4)文字,偶尔也会有一些图片。即便如此,也还是感受到了网络信息的神奇和快捷。

    随着互联网的完善和普及,个人终端升级为“奔腾 IV”和操作系统也换成“XP”,互联网海量信息借助宽带、光纤高速运行。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公关、娱乐、休闲的常态,由自己主管的专业信息网站也安全运行八年了。无所不能的网络让我们的视野大开,并能随时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资讯,处理几乎所有案头的工作和业务。

    面对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各类信息,我们需要一个检索工具,需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获取自己需要的资讯,这样,我们就需要一个搜索引擎。于是上世纪末,出现了google。

    自己知道和使用 google,是在1999年。尽管那时它的功能还远不比当前,但,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息资讯服务,自己使用得也得心应手,成为工作中一个必备的工具。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 google 的功能做到一定强大后,便显现出一种强势,不顾及“主人”的意愿,将自己的搜索对话框强行嵌入到电脑工具栏里,它蹩脚的中英文翻译软件也经常出来“作怪”。自己也时常感到奇怪: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在互联网上也显得如此霸道?!在一次更新系统时,便将 google 及其附件一起从自己的操作平台上“剔除”了。尽管 google 后来有了挺好听的中文名称“谷歌”,自己也不再继续使用它了。

 

    相对于“谷歌”,自己感觉“百度”更亲切些。

    百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0年1月由李彦宏、徐勇在北京创立,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服务。“百度”二字源于中国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象征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选择“百度”,理由很简单:首先它比较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比较“照顾”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其次,“百度”并不强行要求你使用它,但它总能为你提供不同层面的服务,就算经常常有不尽满意的搜索结果,但它还是帮助你人脑、电脑并用,调用你的知识储备,得到比较完善的信息;

    第三,目前为止,还较少有类似“谷歌”那样,侵害知识产权之类问题的“社会公害”,在我们所知的范围内,也还没有哪个网络公司能够像“百度”那样,能够向我们提供那样良好的资讯服务。

    尽管“百度”的服务尚有很多待改建之处,我们还是认真严肃地选择了它,期待着它!

 

    对“谷歌”在中国大陆出现的问题,自己由于不再继续关心,因此了解的比较少。现就官方报道,“谷歌”的问题在于:涉黄、侵权和抄袭。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涉及国家主权和公众利益的问题上,还是能做到和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人民“保持一致”。为此,我也认为:如果“谷歌”不顾中国人民的普遍呼声,不对自己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所做所为作深刻检讨,反而以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相要挟,那么,我们只能“客气”地对“谷歌”说声“再见”——因为这既是“谷歌”自己的选择,也是中国大陆网民的必然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