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夏时节,暑热难避,即便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到了7月,也会有一段难耐的三伏酷暑天气。
相比之下,今年的哈尔滨算是比较凉爽的,自六月起,阵雨不断,五月份的旱情得以缓解,气温较常年偏低;连日大雨,松花江水位持续上涨,有些地方农田出现洪涝。
雨水的增多,使大气湿度加大,土壤饱和,在无云无雨无风的日子里,在大太阳的照耀下,所有的热度和湿气一下子散发和蒸发出来,暑气大增。当湿度达到70%,夜间温度超过20度,便感湿热难耐。此时人们最想做的就是能够找一块凉爽的地界避暑消夏。于是,每天早晚,每个双休假日,在松花江畔,街心公园便聚满消暑纳凉的人群。在松花江畔的斯大林公园,第十届哈尔滨民间民俗艺术博览会于7月27日闭幕,7月11起,儿童公园消夏游园会开园迎宾。
哈尔滨历来是夏日避暑胜地。近十几天,我们就接待了三批北京国家中心来黑龙江召开会议的同事。一个国家级会议,选择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主要还是看中这里独特的气候条件。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我们在连续数十天三十几度的北京,该怎样工作和生活。

清晨的公园里,满眼绿色,温度宜人,人们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塑身塑心。

虽已过了百花竟开的季节,公园里仍有应季花卉绽放。问过几人,均不敢确切叫出此花的名字。自我判断,它应属于百合科的一种(如有明白的,不妨告知)。




小花鼠应该是公园真正的“主人”。在它们的“领地”里,我们成了“过客”,不会有谁来打搅它们正常的生活。


几朵单片茉莉,足以香透室内。单位和家里的茉莉已经开过几茬,甘纯的香气弥散在空气里,也会令夏日因高温而躁起的心绪安静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