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惊大地,万物蛰复生。
冬雪初消融,新雨润晨风。

3月5日,农历2月初9(已丑年 丁卯月
已酉日),惊蛰。以农为历的中国北方,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中原大地气温开始回升,渐有春雷萌动。
惊蛰时节,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春寒物燥,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梨性寒味甘,润肺止咳、可滋阴清热,故适合春季食用。近几日午餐,单位食堂给我们准备了大鸭梨,大家把它带回办公室,下午吃。
惊蛰时节,地处北纬46度的哈尔滨,没有隆隆的春雷,却也渐渐有了些春的讯息:蓄留了一冬天的冰雪消融殆尽,早春的一场雪又从昨晚开始,悄无声息纷纷落下。
惊蛰时节,在东北,不能期待早春二月的春雨,然而,春雪也同样“贵如油”,无论是净化空气,还是滋润农田,这场春雪让渴望春天的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可以捏指计算春的回归,计划着新一年的生计。
惊蛰时节,3月5日,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国内外金融经济严峻的形势下,全国人民和“两会”委员代表一样,都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像克服以往各种危机那样,早日摆脱经济发展的低靡期,使国家经济的早日“复苏”,人民的生活比以往能有新的改变。
3月5日,是不应该忘记的“雷锋日”。雷锋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道德风尚的典范,雷锋精神也应该成为建设小康社会,人们共同尊崇的公共道德风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