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雪 运动

(2009-02-19 12:22:16)
标签:

冰雪

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

文化

分类: 偶感

          冰雪 <wbr>运动

    2009年哈尔滨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于2月18日正式召开。

    素有“冰城”美誉的哈尔滨,是我国冰雪运动开展得最为普及的城市。

    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得天独厚,哈尔滨每年大约有五个月左右的结冰期,每年10月即开始飘雪,次年的清明前后冰雪才能彻底融尽,日平均气温在零下20度以下的时间要超过两个月。在一般人眼中,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因寒冷的气候而发生改变。然而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哈尔滨的市民火一般的生活热情不但没有因严寒而削减,反而在漫长的冬季里,通过参加各项文化体育活动,来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而在所有文体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最为普及的,则是各项冰雪运动。

    哈尔滨的冰雪运动的开展与普及,最初还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根据史料,随着100年前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哈尔滨市涌入几十万俄罗斯等西方移民。当时流行于西方的各项冰雪运动,在这些移民中延续下来,并逐渐影响和形成哈尔滨市民喜闻乐见的各项运动项目。

    冰雪运动的开展,气候和冰雪是先决条件。由于有了上天的赐予,到了冬天,遍布哈尔滨的体育场和各学校几乎都在冬季浇天然冰场;滑雪等雪上运动虽然在最近十几年才逐渐普及,但是远近郊区的各个等级的滑雪场的建设还是发展迅速,正规完善的。所有冰雪运动的气候和硬件设施的具备,使得哈尔滨市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和普及成为可能。

 

    我们时常会羡慕加拿大,那里的孩子自学会走路,就开始了冰雪体育运动。其实哈尔滨的孩子也是自小就与冰雪“亲密接触”,在冰雪的“摸爬滚打”中长大的。冬天的冰雪给了我们一个最广阔的“运动场”——几乎和所有的男孩子一样,我们进行的第一体育项目肯定是自己创造的——找一块和鞋底差不多大的木板,钉上铁丝,用细绳绑在鞋上,就成了“脚滑子”。在冰雪路面上,每天蹬着它上学、回家,快如飞梭,冒险刺激。为了躲过老师和家长的“搜查”,到达终点前,我们就这些“脚滑子”摘下来,藏在路旁的雪堆里,做个记号。寒假里,也会集合起前后院的大小孩子们,在坡道上打冰爬犁——寒冷的冬季被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

    自己自小学三年级开始学滑冰。到了冬天,学校和市内个体育场的大小冰场是自己经常去的地方。我们可以用铁路家属证,在“火车头”体育场(现在省实验中学)免费租借冰鞋。稍后,才有一双属于自己的“黑龙”牌速滑冰鞋。南岗体育场(华融大厦)距家最近,冰场门票仅5分钱。冬天,我几乎每天晚饭后去那里滑冰。自己学滑冰属于“无师自通”,在付出无数次崴脚和右腿膝盖摔伤的代价后,自己的速滑也有了点“模样”。

    滑雪需要特定的雪场和设备。第一次滑雪是十几年前太在阳岛,那个雪场仅二百余米长,没有拖牵缆车,滑得很辛苦,自然也摔了几跤。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市举办后,1997年初,我们去了那次运动会建设的当时国内最具规模的亚布力高山滑雪场。在教练员的指导训练下,初步掌握了滑雪的动作要领。自那以后,每年冬天都要去各滑雪场滑雪,自己再也没有(因个人原因——躲避前方摔倒者或被别人撞到)在滑雪场摔跤。

 

    都说冰雪运动是勇敢者的运动。学习滑冰滑雪,目的不在证明自己的“勇敢”,真实的感受则是:冰雪运动可以协调人的头脑和肢体,保持各运动器官的灵活与健康,更有利于通过这些活动,体验参与冰雪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欣赏运动带给人们的美的感受。

 

    2009年新年伊始,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市召开,是这座年轻而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城市的盛大节日。我相信,在全体市民热情而积极的参与下,本届大冬会一定会圆满成功,哈尔滨市也一定会借助大冬会的契机,进一步推动全市青少年冰雪运动开展和普及,并逐步提升这座城市冬季冰雪运动项目的水平。

    这也是在哈尔滨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召开之际,自己所想到和所期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己丑大吉
后一篇:冰雪 冰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