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东
李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50
  • 关注人气:1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活着 我写诗

(2013-11-20 18:43:34)
标签:

艺术水准

事情

和诗

舒婷等

文艺沙龙

分类: 转载
我活着 我写诗
80、90后诗人眼中诗歌的梦想与现实
□本报星级记者 王成丽

    因为梁小斌的生病,让诗歌再度回归普通大众的视野之中。尽管在当下的大众文学中,诗歌在逐渐淡出,但是仍有一批人热爱着它,其中不乏80后、90后。

    书店名“出自梁小斌之手”

    近年来,卡夫卡书店的创办人许多余已经成为省内文学界小有名气的作家和诗人,作为省内80后诗人的代表人物,许多余与梁小斌之间有着多次畅谈,在他的眼里,梁小斌非常有意思,在人多的时候,会极力向朋友推荐许多余,而在人少的时候,则总是批评他,态度十分真诚。“梁老师这个人对我们这一代的影响很大,作为朦胧诗的代表,我从初中开始就读了他的诗,对于他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等作品非常喜欢,后来才知道他是安徽的。”许多余说,那时,每次梁小斌回合肥,许多余都会去参加这种诗人聚会,就连许多余后来创办卡夫卡书店时,梁小斌也欣然为书店题写了店名。“梁老师很爽快,二话不说,就帮我写了,他一共写了两张。”

    在诗歌最为繁盛时期,海子、北岛、顾城、梁小斌、舒婷等诗人是最为耀眼的一批。许多余说,“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买《诗歌报》(《诗歌月刊》的前身)都是要到新华书店排队去买,那样的情景,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许多余说,梁小斌在诗歌上的艺术水准不亚于顾城、海子等。顾城生前非常欣赏梁小斌,两人还通信许久,以前梁小斌家里还有不少顾城的书信。

    诗歌“是爱好不能做职业”

    许多余选择诗歌,原因很简单,看起来比较容易,而且诗人似乎比较受尊重。写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完全错了,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想写好诗,非常难。“如今发表诗歌的稿费非常低,想靠这个来生存,不可能。”许多余说他只是单纯地热爱诗歌,不计回报。为了生存,他每年只能花3个月的时间来写诗,9个月的时间来写随笔和小说,只有这样,他才能靠文字养活自己。

    张培亮是逍遥文艺网的副主编,也是逍遥文艺沙龙的90后诗人代表,他也在做着一点执拗的尝试,他开了一家文化公司,在他的公司业务中,诗集出版成为他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张培亮说,出版诗集他根本无法做到盈利,只能通过出版其他图书来反哺,这样才勉勉强强把公司做下去。

    李式领是逍遥文艺沙龙的秘书长,在这个沙龙里聚集着一大批的年轻诗人,经常一起谈论诗歌,举行诗歌朗诵会。同时,这些人也非常有创作热情。“诗歌是有感而发的真情实感,随时随地都能创作,比如:公交车上能写,办公室能写,坐在马桶上也能写。”“诗歌能让我安静,也能让我沸腾;能给我快乐,也能让我悲伤;不论如何,她都是我的信仰,一种追求真、善、美的信仰。因为有一颗诗心,我可以像莲花一样,自由自在地行走在这污浊的世上。”80后诗人李式领这样形容诗歌对于他的人生意义。李式领说,自己算是最早的一批留守儿童,从小跟爷爷生活,爷爷满腹的诗歌、古典小说、戏文、民间传说和见闻,他就是在这种文学熏陶下长大的,在他看来,诗歌单纯,宁静,让他安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