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
(2010-09-03 13:00:10)
标签:
素质差教育 |
分类: 随笔感想 |
之前我从来没有出过国门,连香港也没有去过。所以我特想知道老外是怎么生活的。
在欧洲待了十多天,大部分时间是在汽车上的,所以到现在我还是不怎么明白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出国之前,有两个细节印象很深,一次坐动车出差,邻坐是两个外国人,他们比我先到站,离坐之前,他们很自然地把脚前的那块脚踏翻起来复位。在看到这个动作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脚踏还可以复位。。。不知道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并且在离坐前这样做?
再比较普遍的是,经常可以看到麦当劳里的外国人自己端盘子扔垃圾再走人。
很多人会说这些事情跟素质有什么关系?顶多就是外国人比较注意小节罢了。还有人会说:你就别长外国人志气,短中国人威风了。中国人有中国人的长处和优点。
我不是正在说中国人的非优点吗, 我提出了非优点,不等于就说中国人没有优点。在搞清这些逻辑上的常识后,我再继续说下去。
老外特别注意自己跟周围人的距离,他们特别不能忍受彼此身体靠得太近,我们中国人走路,在国内好象显不出来什么,到了欧洲,我观察了下自己人,有比较才有发现,我们都是一个姿态:勇往直前加横冲直撞,我们根本不在乎碰到别人或被别人碰到。
外国人当他发现有人靠近过来的时候,不管是从哪个方向的,他会停下来,然后伸手示意一下你先。。。。
如果他要先,通知你让他先,他会说一声:EX ME
似乎他们是特别需要拉开彼此的距离,但是,他们同时又以各种方式让人的内心距离无限靠近,比如跟陌生的我们微笑打招呼,跟我聊天,特别注意彼此的赞美和鼓励。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小咖啡馆里喝咖啡,一般他们在超市等地都是站着喝的,他们咖啡桌子非常高的,至少到我胸口处,每个桌子并不配有固定的凳子,我们几个人占的是最边上的桌子,那里靠墙有一圈的沙发,一般我们在国内都是习惯面对面坐着的,所以毛头坐里面,我们的大包小包全放在沙发上了,我拿了一张高脚凳坐在毛头的对面,我们喝着小咖啡,吃着小点心,很惬意,我当时也没有理会到这样的坐法在国外是比较少的,他们都是人挨着人肩膀挨着肩膀坐的,他们站的时候很注意保持距离,但是坐的时候是没有距离的,都是习惯朝着一个方向的。
过了一会儿,我背后又来了一对外国友人,他们运气没有我们好,桌子是悬空的,只剩一张凳子了,所以一个女友人坐下来了,男友人看了下四周没找到凳子,也没有过来叫我让出凳子什么的,是我无意中一回头,发现怎么一个人站着,一个人坐着,好奇怪,才意识到其实我可以跟毛头挨着靠墙的沙发坐,把凳子让给他们的,我赶紧就让出来了。然后发生的事情就比较可爱了,其他几桌的外国人,这事跟他们不相干,照理他们应该根本不晓得发生过什么,都在喝着自己的咖啡,聊着自己的小天,结果全部朝我点头微笑,还鼓掌啥的,我一下子脸就红到耳根了,还好我比较黑,不大看得出来脸红。
这件小事让我挺感动的,周围人的鼓励让我有了继续做好人的动力,也意识到自己在素质上距离还是挺大的。
当我们一群中国人,不管哪的中国人聚在一起,你就会发现我们说话真大声,只要有我们的地方,就吵吵成一片,我们自己也纳闷,为啥到了国外我们会发现自己特别吵?有人说是因为中国人太多,有人说是因为中国人的空间太小,很多因为,我觉得都不是很准确,我的观点就是我们缺乏家教。比如同样是小孩子,都会大哭大闹,在公共场合,中国孩子大哭,父母要么置之不理,任其哭闹到精疲力尽,要么比孩子的声音还要大的训斥,也有轻声哄着孩子的父母,但我看到外国孩子大哭的时候,妈妈第一个反应就是,用食指放在嘴边示意宝宝:虚。。。。稍有些懂事的孩子,会跟着妈妈看看周围,马上声音就会低八度以上。这些日常行为其实靠学校的素质教育,已经太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意大利人说话就挺大声的,嗓门大就嗓门大,我倒也不觉得嗓门大就是素质差。真正的我们国人的问题在于无序、对人的不信任,对政府的不信任、社会生活种种的不公平导致的焦虑。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哄、抢、挤,国人的经验是什么事情去晚了就吃亏了没有了,杭州俗语叫作:翘拐儿赶到,市面已经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