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案件做得非常漂亮,打官司的有胜有输,但象我们当事人那样竟然还能产生利润,净赚的,我想无论过去和现在或者将来都不会太多.
主任带我去见景泰公司老总的时候,想把这一块工作交给我单独去做,那天我什么准备也没有,中途在外跑证据的路上穿着牛仔裤就被纠去会议的现场了,进去的时候我看到三个老总全用疑惑的目光打量我,我只好心虚虚地躲在阴影里,不发一言。我知道他们一定把我当作一个小蜜了,非常不愤,又无法解释,只好在心里大骂这些人素质低下。
景泰公司刚承接了一个三千万的装修工程,投入资金800万装修了四层和五层的装潢,主要还是建筑行业竞争过于激烈的缘故,资金一分未到的情况下就开了工,更搞笑的是,他们还倒过来借给艾比艾公司一百万.由于艾比艾公司没有按约定付款,其实就是分文未付装潢款,工程被迫停工。祸不单行,景泰公司在别处又被冻结的银行帐号,资金全部套住,情况非常不妙。
我们去的目的最初是商量如何把工程款要一点回来,我的主任正在寻问艾比艾公司的资金情况,景泰公司所装潢的工程附设在涌金集团公司出租给艾比艾公司的广场上,拆下来一钱不值,现在景泰一方面在寻求有股东来托住他们这个盘,一方面在寻找艾比艾公司可能还款的途径。最后他们的方案是,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工程现场不被其他人破坏,并积极准备向艾比艾公司起诉。
我是个实在的人,坐在边上实实在在地想,起诉又怎么样?很明显艾比艾公司根本就是皮包公司,骗子公司,老总都已经被公安取保候审了,他涉嫌把公司的营业执照的注册资金八万偷偷改成了三千万,这一烂公司,诉讼赢了一分钱也执行不到,房屋也不是艾比艾公司的,查封也好拍卖也好都是不可能的,这种官司赢了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主任摸清全部情况后,不发一言,直接对坐在一边的我说,你发表下你的看法.我内心一百个不想去做这个与艾比艾打合同违约的案子,所以记挂的是那个涌金集团公司不知道在做什么,当我记挂着涌金集团公司的时候我突然就有了一个好办法,我说:这个官司现在根本不用打。
三个老总一脸不屑.我继续说,广场现在闲置着,比你们着急的人还有,就是广场的所有权人涌金集团公司,他一天空关的租金就上万,官司要找他们打,而不能跟艾比艾公司打。
老总说:哦,怎么操作?我们与涌金集团公司没有任何合同关系。怎么可能找他们?
我说:他们比我们着急,要逼迫他们来把你们的装潢工程拆除,谁拆除了你的工程,你就告谁侵权,要求赔偿损失。要往侵权之诉上走,而不是按你们现在的思路竭力想组织什么保卫队保证自己的工程不被破坏。你保护得再好,也没有任何使用价值,这个工程已经完蛋了,你不可能再继续做下去了,要面对现实,要马上找到托盘的人也不现实。只有跟涌金集团公司诉讼才有可能捞回一点你的本钱,他们公司是我省一家大型国企,财大气粗得很。
我看到他们三个老总用家乡话嘀咕了一会儿,脸上的凝重转成了微笑,于是我得意洋洋地开始了不经大脑地长篇大论起来,当然有很多意见都是很幼稚的,但大家立刻都按我指的方向前进。
其实我的理论就是,现在什么也不用做,只须密切注意涌金集团公司的行为。。。。。。(无为而治,以静制动啦,其实就是)
一周之后,即传来了涌金集团公司诉讼艾比艾公司的消息,我当时就觉得那个律师好笨也好坏,就会鼓动人打官司,那个诉讼根本没有必要,起诉的诉讼请求是返还房屋,并要求安他们的合同约定以房屋内的设施做为赔偿。当然正是因为我们这边按兵不动,涌金集团走这条路虽非聪明之举,但财大气粗走一下也未尝不可.但接下去在我们出招之后,他们则走了一着非常臭的臭棋.
这一次我已经堂堂正正地被三个老总尊称为Y律师。他们Y律师长Y律师短地听着我的摆布(我的自信心最初其实也是这三个农民企业家这里获得的),我说现在要申请追加我们为第三人,参与到诉讼中去。那时候感觉自己象个将军,在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他们听了很多律师建议,有些律师主张也去告艾比艾公司,这三个老总被那些资历比我深得多的律师说得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一来曾经请过另一个律师为他们做这个案子,那个律师写了一份申请追加第三人的请求,结果法院根本不理。我看了那份申请,简直狗屁不通,没有说明自己为什么是第三人,法院如何会理?他们来找我的时候说已经被法院拒绝过了,问我有什么办法?看着他们哭丧着脸的样子,我又好气又好笑,说“我来写一份给你们看看”
我论证了为什么我们是第三人,为什么房屋内的附设装潢所有权在我方(当年的物权概念刚刚出现,我们读大学的时候都是没有读过物权概念的)同时对法院的一份诉讼保全提出了书面疑议,要求停止保全,双管齐下,因为我知道第三人申请被拒绝后再要申请有一定难度了,诉讼保全疑议的效果却和申请追加的目的相同,明确说明该装潢工程内的财产设施所有权还未发生转移,产权归我方所有。
当天交到法院,事件就风云突变,法院如我预料的不同意我的申请(事实上这里已经违法了,应该书面驳回,否则就侵犯了我们的诉权)。但他们也意识到出错了,当晚就发裁定立刻终止了原对广场内的工程设施保全的裁定,涌金集团公司不知道跟法院怎么商量的,出了一招非常臭的臭招后陷入了烂泥沼不能自拔:即连夜带人将价值八百万的工程装潢一夜全部敲没毁损。
当景泰公司的老总深更半夜惊惶地告诉我这一消息时,我大叫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怎么就这么快按我的预想走了,快快去报案吧,同志们。
第二天,杭州日报,浙江日报头版上登出了这一消息,当然是站在涌金集团公司的立场,批露了艾比艾公司的皮包公司真相(涉及在工商骗报注册资金,将8万元注册资金的公司骗成了三千万的公司)以及涌金集团公司做为国有企业受害的种种不幸。(这一招就同现在的宗庆后使的是同一招术)
第二天我去派出所固定了证据,涌金集团公司的负责人已经在派出所承认整个侵权过程并做了笔录,我们轻而易举拿着这份笔录和几张报纸一路轻松地去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侵权之诉向涌金集团公司提起诉讼。
正如我的主任和我的同事所说,这个案子你若有本事立案,你就赢了一半。
后纪:此案一审虽经涌金集团多方活动,我们这边就我单枪PI马去出庭,经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整个工程造价为六百万,因为全部工程已经被傻得冒泡的涌金集团公司自己毁掉了,所以只能由专业机构做评估,我们诉称价值八百万,而评估也只能根据工程承包这一方的联系单,所以主动权全部在我们手里,连法官最后都直接跟我说,这个工程顶多做了一百万,但没有办法,证据显示而且是鉴定结论就是六百万.涌金集团当年的老总我听说曾经是某省长的秘书,所以才会有新闻媒体的连篇跟进,但是我知道就算是航空母舰也有自己的底线,并且知道底线在哪,所以毫不畏惧,一审没有任何悬念,唯的一插曲是,庭上,我真的是涛涛不绝,把物权理论拿出来狂普法,对方律师被我气坏,抗辩的时候可能也是气极,竟然批评我的着装:你穿着牛仔裤不象律师!!!天哪,从此我深刻反省自己的着装,再不便装出庭,感谢那位愤怒的律师!最后,法院还是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六百万.
二审过程中,对方以更宏大的叙事手法摆开了架势,南方周末都登上去了,但是所有的新闻媒体也是对我们景泰公司毫无办法,因为我们是侵权之诉,铁证如山,甚至是这个铁证是他们与媒体自己一手搞给我们的,他们只能控诉艾比艾公司是皮包,对我们竟然只字未提(没有做成广告,遗憾啊遗憾).二审法官强迫我们再次进行调解,谈判这事,这三个老总全是强项,再有一审的判决撑腰,我记得当时二审律师已经换成了我省最强的也是我最尊重的一位律师,曾经是律协的会长呢,他跟我说:这个案子一审操作成这样,我要气得跳楼了.反正最后,我们谈判的结果是直接往我们帐户里打入五百万,执行这一关都省下来了.调解结案.(我当事人连本带利包括借给艾比艾公司的一百万计入成本,从财大气粗的航空母舰一样的涌金集团公司净赚到至少三百万,还是上世纪,一九九九年的三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