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单田芳
单田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40
  • 关注人气:3,2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十岁的老北漂 之(初到京城)

(2012-02-10 20:38:26)
标签:

杂谈

  有不少朋友和网友都问一个问题:“你怎么不说书,开始说教了?”(微博的留言)其实不然,我只不过是个说书的艺人。至于这些年媒体上冠我为“艺术家”、“大师”什么的......,看到听到这些赞誉当然高兴,我相信没有人不爱听顺耳的。但冷静之后想到的是,同是搞艺术的,说书人怎么比得上搞电影和电视剧的?在接受采访时我不止一次的说过,在众多的文艺形式里,电影电视剧在十三层玲珑宝塔的塔顶尖儿,而评书也就是个底座而已,为此我曾深感不平。说书的行当是多么不易!说了一辈子书成名成家的有几人?在背后付出的艰辛又有几人知晓?基于这些,一个念头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适当时候我也搞电视剧。我不会导,但我可以尝试写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是一个剧的灵魂,这一点我是清楚的。我想把我所会的评书精华改编成电视剧......,这个欲望在我内心蠢蠢欲动。

    咱闲言少叙言归正传,还接着聊我进京录制电视评书的事。1994年元月,按协议我如约来到北京。北京我来过数次,文革期间搞串联来过;带队演出进关,京城是必经之路。可这次跟以往比起大不一样!京城是多少演员羡慕的地方,有多少演员宁愿租住平房甚至地下室也愿意在京发展,她是通向成功的“金光大道”。

   我心中暗自叫着自己的名字,机会给你了,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了?你别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我不住的给自己打气。记得录制的地点在北京电视大学,导播是北京电视台的张大来先生。制片方要求每天录制不得少于四集。说是每天,其实就是一个上午。刨除晚到的、堵车的,等人员凑齐了开机也快十点了,不到十二点就得结束,午后还有用棚的。这些困难摆出之后,我说没关系,紧一紧松一松的事。

  《七杰小五义》的背景是一本高大的翻开的线装版古书,倒也很新颖。由于都是第一次合作,客客气气之中透露着陌生。我的化妆师是位女同志,听说是电影厂的。我化好妆,穿上长衫等着他们调试灯光。好漫长啊!

   张导终于叫我了,我站在摄像机前不慌不忙的一拍醒目,开始说我的上场诗: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不管在哪录制评书,我都把要讲的书和上场诗背得烂熟于心,丝毫不敢懈怠)。

    当然了,我和张导后来成为很要好朋友,每当提起初次见面的印象、合作的那些趣事,不由得开怀大笑!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成为说书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