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巴SMS
老巴SMS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160
  • 关注人气:15,8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于丹论语谈义的注解

(2007-11-22 15:43:00)
标签:

论语

于丹

苏轼

孔子

关羽

宋江

岳飞

分类: 得意之作
 偏偏有一天,子路真的去问老师说:“君子尚勇乎”?君子应不应该崇尚勇敢呢?

  孔子对他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本博评论-【没错,很高明,引出问题,让听讲者思考】

  意思是说,君子崇尚勇敢并没有错,但这种勇敢是有约制的,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

对于丹论语谈义的注解

“义”。有了义字当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会因为勇敢沦为盗贼。

【胡乱解释,凡是士人都知道“义”为何物,当然不是女人与小人之义,而是大人大义,是荆轲刺秦王之义,理解义需要悟性和男人知躯体,是大男人的身体内涵,知义之人在中华毕为男人,女人和小人不能认识义,女人可以认识美,但是关于伦理道义的义,女人是无法识别的,大丈夫的气度和胆识不在其位,不能知道孔子之意,孔子是男性,所以说女人和小人难养也,孔子的学生中也没有女人,主要是女人无法知义,但是女人是可以知道美的。所以女人对于事务的外形可以关注,但是对于原理却无法理解,作为男人的士,都可以知道义为何物,所以孔子不会用词来解释义,这就和仁一样是作为士必然知道的东西,如果用现代心里学,可能义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物质,当人有了这种物质便可以象荆轲刺秦王一样毫无畏惧。秦舞阳是不会有这种义的,所以见了秦王立刻吓得胆寒。当然还有关云长之义,与刘备终生不弃】

  我们想想,小偷劫匪穿门打户,甚至越货杀人,你能说他不勇敢吗?但是这种没有道义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那么这个“义”、“道义”又是什么呢?

  那是一种内心的约制。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

  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真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做到了约制。而能够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见识太小,将义解释为一种内心的约制,义乃是汉民族独有的情怀,英文中没有,凡是士仁皆知其为何物,比如及时雨宋江率领众好汉劫法场救兄弟之义,岳飞精忠报国之义,伯夷采薇而食之义,武昌起义之义。汉民族有的义之类行很多,但是只要是义士,都会相互佩服,无惧生死】

 

 

  后来苏轼在《留侯论》中也曾经论述过勇敢,他把那种真正的勇敢叫做“大勇”。他说: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

  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

  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在苏轼看来,真正的勇者有一种“过人之节”,他们能够忍受像韩信那样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辅佐刘邦决胜千里、扫平天下那样的大业。他不会像平常人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这是因为他的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所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做一个有修养的道德君子,不去冒犯别人,但当别人没有任何缘由地时常冒犯你,你能做到不怒吗?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这种情况:

  比如一个人在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顿暴打,他星期二就开始向各个朋友复述这件事,到星期三的时候,他已经郁闷得不想出去见人了,到星期四的时候就开始找碴儿跟家人吵架了……

  其实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每复述一遍就像又被打了一顿,意味着事情过去之后,你每天还在继续挨打。

  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宋人的笔记中记载过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

  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转而说勇了,其实勇和义不是一回事,勇士表象,而义是动力内因是源泉,好像我们看见彩虹感觉很美,而其中的动力源泉是光线的折射,我们看见老虎的勇猛,但他却没有义的,可以随便吃人,咬人,但是有了义的勇如荆轲我们就可以一下子认得,原因是我们知道他是有义之剑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情壮歌不觉在耳畔想起,于是刺秦成了汉民族千年的绝唱,司马迁写《史记》里面的名篇杰作,三国后汉民族的义开始衰弱了,到了苏东坡的北宋其比较注意外在的文化美,于是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小乔初嫁了”的美感,这种美感传到了日本,所以日本人很少知义,而是比较注意美,女子总爱穿和服,而在30年代在南京还独创了大屠杀的杀人比赛,但凡知义的士人是不会乱杀无辜的,更不会去杀小孩和怀孕的妇女,显然日本人都做了,真是是有了勇而无义啊,日本在华北的三光政策,烧杀抢夺无恶不做,也是不义之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