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而且出现了多起撞死人的恶性交通事故,由此也引发了大规模的如何约束酒后驾车行为的大讨论。有的人建议处罚要更加严厉,有的建议与银行信用挂钩,还有的建议与单位的绩效考核挂钩……。
如此多的建议和观点,都是人们希望彻底杜绝酒后驾车,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美好愿望。也许相关措施对一些人有作用,但是对大部分有酒后驾车行为的司机来说,可能根本不当回事。我想这根本的原因是社会上并没有拿酒后驾车行为作为一种很强的道德意识来考量,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再严厉的处罚,对一些人来说都会有神通变得不在乎。
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除了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律法规以外,其实更多的秩序和行为是依靠某种道德准则来约束的,这也是作为文明社会的一种基本力量,没有了这个无形准则,再全面的法律可能也无法发挥出作用。比如我们常见的“偷窃”、“抢劫”、“嫖娼”等违法行为,尽管也时有发生,但从概率来讲,相对还是少数,因为这些行为在大多数人心里都属于见不人的,即便判了刑法,对家里人和朋友都是一件极其不光彩的事情,这样从动机上,从社会舆论上就自然打消了很多像犯错误人的念头。但是酒后驾车不是这样,有些人反而以此为荣,有个同事因酒后被扣了2个月驾照,不仅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反而在各种场合讲述当时酒驾处罚的过程,给人的感觉好像还有些光彩;还有的人酒后被处罚之后托关系走了后门提前拿回了驾照,还作为关系硬炫耀的资本;还有些人自认为酒量很好,总是抱着躲避被查的心理和警察玩做谜藏,以如何躲开警察追查为经验和炫耀资本。这些现象行都说明了酒后驾车的行为并没有让大家有任何道德意识方面的包袱。这样一来,任何形式的处罚就都有了对策或者威力,处罚也就失去了原本应该警示的作用。
现在的经济发达了,有钱人多了,有关系门路的人多了,有车的人多了,喝酒应酬的人多了,酒后驾车的行为也多了,如果我们仅仅拿处罚来作为解决禁止酒后驾车的良方显然是不够的,对某些人来说,也许根本不起作用。所以,要想真正杜绝酒后驾车的行为,就应该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把酒后驾车归为一种不良的道德行为,让全社会从道德层面谴责这种行为,让酒后驾车变为一种过街老鼠,同时辅之以法律严管,这样我们的马路才能真正安全起来。
我们期待这类道德体系早日建立起来,让全社会文明驾车,杜绝酒后,安全行驶,还马路一个安全的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