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古朴与新潮之间游览“杜甫草堂”

(2007-06-30 16:10:45)
标签:

四川行之一

分类: ◆刀向柔情

     四川的笫三天,我们“青少年重走长征路”采点工作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整个线路安排基本完成。这个时候,我的心情放松了很多,老同学山达知道我们来四川的初期工作完成得比较顺畅,便给电话我,说是带我去看看杜甫草堂,我对杜甫草堂一直有种好奇,所以就很高兴地随山达去了杜甫草堂。

 

在古朴与新潮之间游览“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壁画

 

     “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故居。草堂总面积有240多亩,其建筑为清代风格,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高大的牌楼,无一不透着古都的色彩,很有一股巴蜀的历史味儿。

 在古朴与新潮之间游览“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据说杜甫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59年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北宋以来,就有人在诗人故居处建园立祠,供人瞻仰。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现在的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一所优美园林。

在古朴与新潮之间游览“杜甫草堂”

     

     位于诗史堂中的铜色杜甫像,恢宏古朴,工部祠堂内供奉有杜甫的泥塑像,栩栩如生,让人顿生敬慕之情。草堂内,小桥、流水、梅园、竹林交错庭中,另有春之梅,夏之荷,秋之菊,冬之兰可赏,置身其中,让人可发思古之幽思,又享大自然之浪漫。

在古朴与新潮之间游览“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内溪流环绕,竹木葱茏,台池阁掩映在花木丛中,是一处颇有特色的祠宇园林。走进草堂那一刻,在这个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的地方,我立刻就感受到了一种威严,毕竟一代代文人骚客顶礼膜拜的地方,让人放肆不得。草堂内的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严肃得让人不敢高声说话,唯恐哪句话不当,冒犯了“诗圣”。

在古朴与新潮之间游览“杜甫草堂”

     通往杜甫的泥塑像的青石板上,一行行深深的足印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昔日的香火,而工部祠东侧的“少陵草堂”碑亭,这座草堂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仿佛证明着昨天的辉煌。伸出手去,我摸索着那些已经破损得有些模糊不清的文字与图案,不禁在内心慨叹,无论是文人还是骚客,在时间的长河面前不过是露水一滴,终究会随着肉身的腐朽而渐渐让历史模糊了面庞,只剩下一个个残缺不全的名字,或者只被称为先人。

在古朴与新潮之间游览“杜甫草堂”

     参观完杜甫草堂,看看时间不知不觉在“诗圣”的旧居竟呆了近4小时。走在那窄窄的、古朴的小路上,看路边优哉游哉地下着棋的老人与围观者,听着偶尔传来的好听的叫卖声,恍惚间,我竟然觉得自己置身于久远的年代里,正自穿着青白色的学生装,夹着书本,低眉敛首地匆匆走在放学归家的路上。抑或,那竟是我的前身?虽然有些迷惑,但脚下还是在不停地走着。就这样,我一边贪婪地分辨着周围那些只有细微差别的景致,一边编织着自己过去的故事。突然,眼前一下子开阔起来,前方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我仿佛做了个梦,正在兴头上,突然一下子被人叫醒了,不禁有些扫兴。

在古朴与新潮之间游览“杜甫草堂” 

     看看前方的高楼,再回头看看那个梦一般的小径,真是有点一下子接受不了。历史与现代,就这样被毫无过渡,有点生硬地结合在一起了,而且似乎还做得毫无愧意,让人也不得不佩服它的气度。成都,这是一座让人遐想的城市,古朴与新潮却原来可以如此和谐地交织在一起。

在古朴与新潮之间游览“杜甫草堂”

                                   

(部分图片选自成都旅游资源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约定
后一篇:老潘的浅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