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需要磕头这样的感恩吗?

(2007-01-25 20:00:33)
分类: ◆刀刃在手
    为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郑州大学一学院布置寒假作业:回家给父母磕头。这样的作业你会完成吗?对此,有学生存在异议。“都啥年月了,谁还好意思给父母磕头啊。”旅游管理学院大二学生虎磊说。该院大二女生张艳丽说,磕头会让父母尴尬,而且也磕不出什么亲情。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古往今来,孝一直是衡量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标尺。但时代在发展,孝道也应随时代同步,过去那种拘泥于磕头跪孝的传统表达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绝大多数思想开放的大学生们表达孝心的诉求了。

  何况,我们正处于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同样是孝心,不同的人可能有着不尽相同的表达方式。有些孩子给父母磕一个头,父母可能高兴;可换了别的孩子,别的父母,就可能导致另一番不好的场景。更重要的是,“感恩≠磕头”。我们看到,大街上的一些乞丐,他们天天跪在街头磕头要钱,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其跪、磕头却并不意味着感激、感恩,而只不过是利用磕头这种肢体行为来骗取路人的同情罢了。

  而真正的感恩、感激,一个简简单单的磕头是难以承受其重的。父母辛辛苦苦将子女养大成人,他们对子女的大恩大德,子女如果通过区区几个磕头就能加以回报、感恩,想必这样的回报、感恩对父母而言,是不公平的,失衡的,更难以让人心服口服。这样的回报、感恩也必然会亵渎了之前父母所付出的心血、艰辛等等。感恩、回敬父母乃至其他更大的养育之恩,是需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表达的。

  比如,子女在外时不忘给父母打个电话,在家时多帮父母干些活儿,在学校花钱时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出远门时要保重自己身体,不让父母担忧,当父母变老时,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们……显然,这些实实在在的行为显然要比磕头有意义得多!

  感恩、回敬父母乃至其他更大的养育之恩,是需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表达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