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诗无用的时代到来了?

(2006-12-07 11:34:25)
分类: ◆刀向柔情


  博友
陆恒玉在他的博文《我看诗坛怪现象》中说:我看到诗坛的一个怪现象,这就是有的人说诗歌已经死亡,诗歌已经被人们抛弃,而在网上,诗歌却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许不是偶然,它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我这些日子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想来想去,觉得这与我们诗人自己有关。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和写诗爱好者的我,对陆恒玉先生的感叹很有同感,现在无论文艺杂志的诗歌专栏和出版社出版的诗集都无人看,这是很残酷的现实。记得去年我们所在城市的文联和一家杂志社联合在大街上做了一个采访,当向大街上一些行人问及其读过诗没有这个问题时,75%的行人回答一年以上没看过;20%的人回答5年以上没看过;5%的人回答从不读诗。更有不少人的回答肯定会让一些诗人当场晕倒:看诗干吗?写诗的人都有神精病!
   写到这里,我突然就想到我家乡的老师、兄长,著名乡土诗人熊明修,他是因为写诗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他还是水利局一个小小工人的时候,他在省报上发了一首诗,这首诗所带来的一切,让熊明修至今回忆起来还“惊心动魄”(熊在一篇散文里的用词)。似乎一夜之间,整个水利系统的人都在用发亮的眼光议论他:人才,绝对人才!从此追求熊明修,给熊明修写情书的姑娘有十几个,甚至一位当时在湖北唱歌剧很有名的女孩也给熊明修写过信。熊明修因此调到了市文联搞起了专业创作....不过,这一切只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事。
    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写诗的人竞成了众人眼中的"神精病"。
  到底是诗人本身创作的诗歌远离了大众关注,还是大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逃离了诗歌?深究这个问题似乎使人感到有些伤感。但我相信,努力把诗歌写得多么贴近大众生活,多么关注现实苦难,以此吸引百姓的眼光,这不过是一些诗人的一厢情愿罢了。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这是一个写诗无用的时代。诗歌似乎走到了经济发展的对立面,它改变不了人们的生活和内心,当然也改变不了社会的进程。那么诗歌既无用,它当然也不会给写诗者带来什么好处:稿费很低,靠写诗活着几乎就是一种幻想。
    我相信写诗的人都有这样地经历,在一个聚会场合,当有人介绍你是一位诗人时,你还不得不自嘲地笑笑,以此作为对这一身份的认可。我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诗歌写作者,你是否有这样一种心态:在写诗不再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的时候,还在坚持写诗,那才是一种很纯粹的没有功利的写作。也许这就是陆恒玉先生所说“在网上,诗歌却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的原因所在吧?!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喜悦。
    在网络上,确实有很多优秀的诗人,他们的身份我无从了解,但我知道,他们过得贫穷或富裕,并不与写诗有着什么直接的关联。他们写诗,很多只是因为内心的一种需要,有的则是为了让自己快乐。写诗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罢了。
  他们使我相信,即使在一个写诗无用的时代,诗歌依然是活着的,它活在那些热切而敏感的心里,活在一种漫长的等待中。
    所以在这里我要向所有写诗的朋友敬礼,我要为他们呐喊。我所做的,就是要为生在这个写诗无用的时代的诗歌写手们加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