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刀在飞舞 |
遗憾的是,鼓噪者们持续旺盛的想象力细胞分泌,在一次次重复与克隆的严峻现实面前,愈显苍白和无奈。或许会有人追问:这到底是怎么了?对监管“智慧”的开发不可谓不全面、不深刻、不缜密,为何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满怀热情播下的龙种,因何收获的总是跳蚤?在笔者看来,其中的一个重要表象不可不深察之,那便是,在某种隐微的无形阻力面前,公共监管的“智慧”,宿命式和惯性式的患上了“恋足癖”,它的目光无法有效俯视或平视那本应是监督与监管核心的大脑和身躯,而只能悲哀地踡起身子,在细枝末节、无足轻重的现实部位(比如足部)挥发“智慧”和想象力。
据燕赵都市报载,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有个“有趣”的规定:学校检查和监管学生宿舍卫生的方式异常“独特”,让男生女生交叉互查宿舍,而且检查是突击性的,没准儿是什么时间,从而带来了诸多尴尬。从“技术”角度看,这一监督形式并不新鲜,用术语来解析,它无非是异体监管和动态监管等的杂糅,抛去其是否符合校园人性化管理原则不谈,其设计思维本身无疑是刁钻而锋利的,除了异体与动态监管富含的种种优势要素的激活与利用,更“要命”的是,它将人性的最深层隐秘亦“收编”为可驱策因子。以男生为例,当其听闻自己的使命是突击检查女生宿舍时,又怎能不意兴亢奋、兴致勃勃、动力丰沛?
可以设想,倘是将此刁钻与锋利型的“智慧”设计思路,施用于庞大社会躯体的更关键、更紧要、更得体中枢部位,比如公权力的持握之手,比如涉及政府官员的一系列行为生态,比如对垄断行业管理、决策、分配环节等的监管等,将会取得怎样赫然的成效?
很遗憾,它仿佛命定只能是一种设想,因为我们的监管“智慧”,不仅患有软骨症,还持续着“恋足癖”,它只在一些微不足道的领域和环节想象力充沛,甚至频频将“智慧”的靶心瞄准弱势社会群体,比如城市流动人口、房屋租赁户、流浪乞讨者等。“恋足癖”爱好者与感染者们,只能日复一日地将“智慧”与热情挥发于“足趾”之间,在不自觉的迷离与纠结中,一群人、一代人的智慧和青春,就这样悲哀的异化与老去。
我们的监管“智慧”,不仅患有软骨症,还持续着“恋足癖”,它只在一些微不足道的领域和环节想象力充沛,甚至频频将“智慧”的靶心瞄准弱势社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