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留学百人谈【管理篇•上外】孟军:留学是一个好起点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上海留学百人谈 |
http://liuxue.eastday.com/NewsDetail-132970-0.html
孟军应该属于留学潮的受益者。他当时高考没有考好,国内大专毕业后,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2004年他去了英国,在那里通过一年时间获得了企业管理学士学位,又读了一年的咨询管理硕士。在读书期间他边读书边为学校工作,是学校的办公室助理。在英国学习和工作三年后回到了上海,加入了上外留学,一做就是七年。
上海上外国际教育交流信息中心(亦称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中心,简称“上外留学”)成立于1986年5月,原属国家教育部,曾名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上海信息中心”,是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首批合法自费留学中介机构,也是上海市最早的合法留学中介服务机构。“中心”现直属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师资力量,通过上外留学中心办理留学手续,成功出国留学的学生已逾万人。主要办理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留学服务业务。
http://liuxue.eastday.com/uploadfile/20121129135420875.jpg
想当年,留学英国提高快
从孟军自己的留学经历来看,留学不仅简单地提高了他的英语水平,拿了硕士学位。他感受最深的是,留学能够融入当地文化,锻炼自己的能力,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他认为他这一代大都是独生子女,刚开始出国,都遇到不少问题。这时候求不到父母,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语言方面,因为当时他读本科时全班只有他一个中国学生,也是唯一的国际学生,所以语言融入较快,通过跟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平时多看多听新闻等方式,他学会了生活化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要敢说,学校搞活动的时候,也增加了很多英语交流的机会。自己去银行开帐户,办理各种业务,也是锻炼英语的很好的方式。
留学的日子里,读书变成了自己主动要的东西,而不是为读书而读书。学习有问题,必须自己去约老师、找方法,老师不会主动来找你。自己对自己负责很重要。孟军说,留学的笫一课就是勇敢积极主动,自己对自己负责。作为班上唯一的中国学生,他积极主动参与课上小组讨论,讲座奋勇当先,很快融入班上的氛围和跟上学习的节奏。此外,从HOME STAY(寄宿家庭)中,他学习到英国人简单直率的一面,有什么想法就直接和寄宿家庭的长辈讲,不用客气,很简单。这些思维方式教会他,想要什么就直接说,有什么不满意可以直接讲。怎么样在寄宿家庭中生活?有的人开心,有的人不开心,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
HOME STAY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孟军发现利用公交上学很方便,于是就跟同学们一起租房生活了。在这期间,他跟同学们互相学会了做饭,学习了理发技术。他自己下载菜谱,和朋友学烧菜,这个在中国从来没有下过厨房的大男孩,在英国学会了烧饭,还会做饺子粽子等。3年留学和工作期间,他只回国一次。暑假的时候,他去兼职工作和旅游。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孟军觉得在欧洲大陆这个地方留学很难得,将来未必有那么多的机会,所以基本上把欧洲都游了个遍。
高中期间他喜欢文科,但高考的时候父母希望他追随他们的职业让他选理科,最终他的高考成绩不理想。这也是国内教育体制的悲哀吧?而在英国,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来读。留学的经历,不仅提高了孟军各方面的能力,还大大激发了他潜在的长处。比如寻找兼职工作,很多中国学生不积极,找到好工作的机会少。而他花时间来找工作,积极准备和参加面试,最后找到了学校的助理工作,工作轻松,收入不低。因为有了打工的收入,除了学费需要父母帮助,生活费他基本上是自己赚来的。当然,打工不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提高能力和融入当地文化。
主动出击,不被动;每次失败之后总结教训,争取下次做得更好。这就是孟军想要做的事情。尽管当时在英国找工作或者留下来并不容易,但必须去尝试去努力。读书成绩好还不行,必须要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找寻实践的机会,才能融入当地文化,在你就业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
看今朝,出国普遍机会多
2006年底,孟军学成回国,开始从事留学咨询。
当上外留学打出“为学生设计最适合的留学方案”牌的时候,已经有同行公司在做,大家所做的工作大同小异,无非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某个国家的申请方案,只不过要制定令所有学生和家长都满意的方案却不容易,“我们会针对学生的需求,设计最适合的留学方案。给一个学生做容易,每个学生都如此还是有难度的。”
此外,孟军要求一定当面给学生做咨询,他认为只有通过沟通才能深度发掘学生出国的需求。“有些是在国内升学无望、害怕高考的,有些是英语基础不好认为出国马上就能提高语言的,有些是家境条件不错以为到国外享受生活的,首先留学的态度就不端正,怎么行呢??”孟军尽量劝说还不具备留学条件的学生慎重考虑,“很多学生信誓旦旦地说,‘相信我,一定会好好读书,一定能适应’,结果有些人不到半年就吵着要回国或者换学校。所以如果条件实在不适合留学,我们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告知学生,并且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留学。”
上外留学并不是帮学生申请到学校、拿到签证就算完成任务。很多学生和上外留学从客户关系变成了好朋友。杨同学高中毕业后,被国内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但摇摆不定,挺想出国读化学工程。他个人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很好,雅思考到了7分。通过沟通,孟军认为该学生适合出国留学,鼓励他出去。当时他和父母也比较看重排名,一心想去剑桥,但是中国高中毕业生直接申请剑桥难度极高。根据学生的情况,通过合理的方案,杨同学申请到了英国化学专业非常出色的谢菲尔德大学,还拿到了奖学金。在本科学习过程中,他的成绩非常优秀。今年10月他本科毕业,以全系笫一名的成绩被剑桥大学录取读硕士。在这些年中孟军一直有和学生还有家长保持联系,家长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分享给他,学生的顺利和成功对于他和上外留学全体同仁来说是最开心的事情。
孟军的体会是,留学是个教育行业,要提供优质的服务,中介不是万能的,但可以提供好的规划,帮助学生去实现理想。中介也能培养人才。
说到留学行业,市场通常把它定义为中介,但孟军和他的团队却把它定位成培养人才、提供国际教育咨询的服务业。“有些人把中介当成赚钱的商业机构,,以利益为优先考虑,其实我们更应该对培养人才做点贡献。”
如他所言,他和同事们在给学生做咨询、设计方案时,会分享个人的留学经验和这么多年累积下来的心得,结合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文化理念、就业前景等提供尽量多的讯息给学生参考,希望藉过来人的经验提醒年轻学生:出国留学,不仅是为了取得外国的学历和海归身份,更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融入社会,这样不论是在当地还是回国发展都会有更广阔的前景。这一点,已经成为上外留学团队的服务理念,“目前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很多留学生学成之后还是会回国寻求发展机会,如果一开始能从意识上教给他们这些,无论是学习本身还是将来面对就业,都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目前每年他们都要输送1000多名学生出国,而出国人数也一年比一年多。究其原因,孟军认为:一是留学国的政策越来越开放;二是中国家庭经济条件改善;三是留学选择面广,比如德国、法国等国家还有免费教育;四是出国人增多的同时,也带回来很多积极的东西,这是很好的。将来,中国学生的出国应该会普遍化。出国,就是要培养主动性,培养批判性思维。这也是人家不断进步的原因。出国留学可以和全世界优秀的人才在一起学习和提高,所以优秀的学生更应该出国学习。
从普通留学生到留学行业副总经理,孟军希望每个有留学意向的学生能思考这个问题,“机会不是别人提供的,需要自己创造。在国外不仅是学习语言,获取文凭,更为重要的是获取先进的理念。就像很多国内成功的企业,他们都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再结合我们国家自身的文化和特点,创造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东方网留学频道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