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开始,上海的汽车牌照拍卖价依然高居不下,曾有人预言上海世博会会因出台限制车辆通行措施,已经上海地铁多条线路通车,带来的交通便捷,使得个人汽车消费有可能降温。然而,高烧依然不退。看看周围的需求者,大多数并非自己的经济条件已经极大富有到,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消费需求了。不少新需求者,往往借助父母亲的经济条件,帮助自己供车而已。
这让我想起施永青的BLOG中的一文应让子女自食其力所言:
『有调查显示:香港的父母都非常照顾子女。未成年前,当然供书教育,让他们食在家里、住在家里。出社会工作后,一样担心收入少,没法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不时在财政上接济他们。
我见过有位朋友,自己辛苦刚供完自己那层楼,又得为子女的居住问题张罗。他不只为子女的房屋付首期,还为他们分担部分每月供款。我问他为甚么不让他们自己供。他说,子女尚未有这种能力,要他们自己供,不知道要等到甚么时候,才有能力拥有自己的自住楼宇。
我心想,难怪香港的楼价升得与青年人的购买力脱节了,原来是他们的父母,令地产商误会了他们的负担能力。如果他们的父母不接济他们,地产商就只能按销售对象的购买力来订价。现在他们供不起楼,可得到父母的援手,地产商当然不会放过卖贵一点的机会。香港的父母现时都不倾向对子女有太多的要求。常听到朋友说,他不寄望子女将来会供养他们,能不依赖他们已很不错了。真是老窦养仔,仔养仔,不敢再提仔养父母。』
连他这样的地产商都有这样的认识,你想既然人家能够承受这样的房价,自己又何必降价销售,最赔本买卖呢?!即使觉悟再高的商人,也不会做违背市场规律的事情。真要让他做善事,还不如让他去建慈善基金呢。所以,于名于利而言,没有人会去做傻事的。
上海的车牌价,也是这样的缘由推动着。虽然每月只有区区8千个牌照,参拍者不过万把人也,如果大家团结一心,将价格降到万元之下,并非难事。只要有哄抬者将价格抬在万元以上,参加者退出即可。大家都是先拍下牌照,再去买车的话,不必急着三个月内要拍下牌照,牌照岂能价格高居不下吗?
如此牌照,价格三万而已。说道房价呢,总价在100万到300万的话,大家都抱着等待的心态,还是能够将房价降下来的。遗憾的是,连8千余人的牌照都哄抬到这样,那无组织无约束的房价,更难以下降了。中国父母,爱子心切,这样的话三个家庭,六人的收入,来买房,这个房价会便宜吗?
今天在午餐坐的四人,只有我一个是上海本地的,其他都是新上海人,像这样情况的企业上海不少吧。你说刚性需求在那,价格会下来吗?
现在的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变化,今天会用掉明天的钱,你不要指望他们的节俭。所以,在这个感性大于理性的年代,要哄抬价格,还是很容易做到的。不过要看是谁做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