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的生活
(2009-12-09 11:53:55)
标签:
健康 |
分类: 健康养生 |
早在暑假的时候,因为经常带孩子去市中心上奥数、英语等课,等候的时候,我往往就去逛附近上海书城和大众书局。结果,就逛出了很多成果出来。
去书海淘宝一向是我的本能。现在上网时间多了,不知不觉看书的时间少了。儿子的读书让我有了看书的机会。可能是自己的工作就是编健康版面吧,也是因为40岁以后开始关注健康了。我发现了中里巴人的全套经络书,我发现了刘太医的丛书,真的如获至宝,全部搬回家来。
然后就是研究,实践。
其实健康就在每天的生活习惯中。中里巴人和陈玉琴教会了我们敲带脉,刮肝经、胆经。刘太医让人们喝肉汤和果汁对付亚健康,喝开胃汤、牛蹄筋汤治肿瘤,喝肉皮汤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乙肝等。而西木博士的生食疗法也非常有效。
现在我家的榨汁机工作得挺欢的,儿子最喜欢喝我榨出来的果汁。
就是外出吃饭,我也挑比较清淡有营养的。
我们喜欢的餐厅是:避风塘,一茶一座,豪享来,大禾寿司,禾绿寿司,广州蕉叶,斗牛士,新疆菜,吉野家等。基本上以上餐厅每月都要去几次的。
最近还研究了长寿之乡。从全世界看,日本的人均寿命最高,香港人其次,这也是我喜欢日本菜和香港菜的原因吧!从国内看,中国的长寿之乡分别在新疆,广西巴马,江苏如皋。新疆和广西都是高山郊外之地,跟我们的环境相比没有效仿的可能,而江苏如皋离我们很近,也属于沿海城市,吃的东西,生活习惯接近。所以研究他们的生活方式很有意思。他们勤劳,早饭和晚饭喜欢喝粥。
心得体会:长寿健康,未必要全吃素,有时候,没有肉类反而不健康。但经常适当运动(未必要跑步,步行也可以,但要半小时以上),心情愉快,晚饭少吃,多吃肉汤,果汁,非常好。要长寿,不能胖,必须有个好的体型。
万病皆可心药医,心态好,身体就好。那种经常怀疑自己有什么病,经常跟别人交流哪里的专家门诊好的人,是长寿不了的。少去医院,不要频繁体检,相信人体自有大药,人体自己有很好的修复能力,经常去旅游,娱乐,下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10分能力,非要做12分能力事情的人也不会健康。
想长寿的人,必须有长寿的愿心,必须坚信自己有120岁的期待。有的老人以为自己80岁就已经差不多了,其实未必如此,他的很多资源还没开发出来呢!
补钙的问题,只有儿童需要。中老年人,要补的是软骨,而不是钙片。如果身体虚,并不受补,补了反而成了垃圾,甚至成为结石。
体会很多,写不下了。。。。。。
看到现在很多人喜欢看健康书,研究黄帝内经等。高中同学施先生在新加坡也经常阅读这方面的资料。中国文化非常源远流长,西医擅长急性病的治疗,慢性病还是中医更加擅长。儿子周六打网球的时候,我顺便跟进才北校的家长聊天,她的手中捧着的是中里巴人的书,她说,中里巴人的文字非常好,从文字中透出了一种轻松、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其实好的医师,往往也是参透了自然和文化之人,其文化素养本来就很高,所以才有这方面的智慧。想起了大学中文系的老师曾经跟我们说过,古代的文人往往略通中医,甚至精通。忽然想到了一个词:天人合一。
西医是什么呢?其实有很多缺陷。我的大姨父今年过世,他刚进医院,还是上海最著名的医院之一,就进行了2-3万元的很多机器的检查。有1天晚上,抽了13次血检查。还没治病,已经折腾掉半条命了。身体的很多不舒服,各科的医生开的药,建议处方是互相打架的,甚至重复检查。因为西医的分工很细,才不管你人体是个整体,头归头,脚归脚。所以,很多重症病人,特别是癌症晚期病人,进了医院基本上是走得更快。人财两空。
人的身体要靠自己的,不能等有了问题才想到医院。上医治未病,让我们都更多地关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