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握人生的每个选择

(2008-07-12 14:38:24)
标签:

教育

分类: 前尘往事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选择,每次选择都可能是你生命的拐点。最近读了很多人的传记,比如马云、俞敏洪、沈南鹏,深信这一点。有的是命定的,有的是个人的心指引的。人是跟着自己的心走的,心不在这里,硬是留下也没用。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人人生中笫1次比较重要的选择是在初中毕业的那一年。我所在的初中是个区重点,根据毕业考分数,可以保送市重点高中和区重点高中,如果放弃了,只能参加中考最后搏一记。我的分数可以直升当时的区重点鞍山中学(市重点的名额很少,而毕业考我考得一般)。当时,是选择直升还是放弃,想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对更高目标的雄心占了上风。当时回家后,跟父亲商量,到底要不要放弃,会不会后悔。可是我心里知道,如果去了区重点,那些复旦附中等市重点就永远跟我说拜拜了。而选择中考,至少还会有机会。当然,如果搏失败了,可能连区重点的机会也会失去。父亲是理解我的,他同意我的选择。他说,只要我不后悔就是了。是的,我只要尽了最大努力,就是失败,也不后悔。最后的结果也相当令人满意,本人以全校笫一的中考分数如愿进了复旦附中。
    人生的笫二次选择是高中毕业的时候。作为复旦附中成绩中等的学生,当时有直升上师大心理学专业的机会。可是,进复旦附中的学生,目标都是想着复旦的。于是,我再次拒绝了直升的选择,决定高考搏一下。最后,高考成绩是班级笫一,超过复旦大学分数线20多分。有时候很感谢命运的安排,它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让我考得最好。
    人生有的时候不能光求稳,有的时候也要寻找各种机会。但是要记住的是,失败也不要后悔,失败有时候也是命运给你的磨练。
    笫3次选择是在复旦读生物系的时候,发现这个专业我并不喜欢,想转文科。当时生物是很热门的专业,进去的分数要求也很高,但我还是转到了中文系,学我喜欢的东西。这时候就要抛弃点功利的想法。当时的想法是,职业是一辈子的事情,就算收入高,一生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对自己是种惩罚,应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毕业后我当了记者,正是我喜欢的职业,回顾这16年,感觉,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携程的创始人沈南鹏当年在美国投行工作,如果他不出来的话,至今可能依然是华尔街的一名出色的白领,有房有车的中产阶级。可是他没有停止他的目标,他选择回国创业。然后就有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神话。人,是要有点冒险的精神的。
    同样曾经是生物系同学的刘叶,当年也是转系转专业的人。她转到了经济系,后来又读了经济管理的硕士。读书如此,生活也是如此。当她发现她的老公对她的爱总是那么少,那家庭总是那么没有责任心时,她也毅然离开了他。34岁的时候,我收到了她再次结婚的请柬,新郎是有加拿大帅哥,某500强公司的财务总监,年龄跟他差不多大,她带着4-5岁的儿子改嫁给了这个加拿大庄园主出身的未婚男人,3个人一起去加拿大滑雪,过的日子很令人羡慕。后来听说她住过浦东碧云社区,有了笫2个孩子。人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选择,跟着自己的心走,快乐才会永远相伴。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觉得很值得推荐。
 
不喜欢的专业何妨换一换

时间: 2008年07月08日 22:08    作者:古典    来源:新东方

  在每天收到的咨询信中,收到最多的就是是不是换一个专业的问题。关于换专业,我一直抱着比较积极的态度,觉得不喜欢就换。现在的社会,大部分职位都需要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虽然换专业会带来专业素质的降低,但是你回到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综合素质的地方,而专业素质总会慢慢提高到,总体来说是提高了自己的生产力。如果考虑到心情、发展前途和自己的职业潜力,一定是赚的。

  看书的时候正好看到相关文字,觉得观点挺正确的,放上来和大家分享。至于自己的观点,会在以后专门写文章谈。

  在有的人看来,放下学习多年的专业去从事一项全新的工作,好比拿到大学文凭又退回去念高中一年级,心情难免不爽;又好比跟相恋多年的情侣分手,跟一个陌生人举行婚礼,心里难免空落落的。不过,如果你回头想想以下几个问题,你的心情也许会大不一样。

  第一个问题是,你最初的专业选择也许根本就是错的。当你考上大学填写志愿时,你可能是听了父母、老师的劝告,或者听了行家们的评估分析,才选定这个专业。但当时你对该专业一知半解,你所做出的选择未必真正符合你的志趣和天赋。走上社会后,跳出专业框架,选择一份更符合兴趣、更有利自我发展的职业,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好比谈恋爱,你愿意跟老恋人在同床异梦中度过一生呢,还是重新找一个真心爱人并“与之偕老”呢?

  第二个问题是,专业无边界。任何学问、工作都没有明显的分界,如果有的话,只是人们在想象中限定的。好比学数学,你需要诗人的想象力和艺术家的创造力;学地理,你需要懂得相应的数学、化学和物理常识。工作也是如此,各项技能原本都是交叉在一起,哪有绝对专业分界呢?所以,只有学得不够的,没有学了无用的。即使找到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也不能说明你以前的功夫都白做了。

  此外,学校的教育,主要是训练基本素养,如记忆力、想象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写作能力、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等,素养上去了,做什么都不差。无论哪个科目,无非训练工具,将来能否直接用上,都不是关键问题。好比锻炼身体,各类健身器材都是工具,只要身体强壮,干嘛都行,用不着扛着一台跑步机去做某项工作。

  第三个问题是,改行不影响人生梦想的实现,相反,它离你的梦想也许更接近了。极少有人从事第一份工作就找准了自己的终生事业,因为找准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最适合在哪个行业发展,原本是一道难题,需要不断尝试、检验才行。通常来讲,需要更换三次以上工作才知道自己应该把梦想拴在哪个地方。[实习编辑:张露]

  本文选自新东方古典的博客,博客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9eac001009pk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