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地产风云鉴 |
转自搜房网:
美国老太太如是教育中国人,第一,别捂紧钱包,赶快贷款消费吧,第二,消费要买房,买房是投资,房地产支柱产业上去了,就能拉动经济了。
这几年房子确实量价齐涨,许多人买房了,许多年轻人在勇闯天涯的年龄段买房了,当起了看守型的美国老太太,不过,很快人们也明白了,这种消费方式并不像故事里所暗示的那么惬意,于是,美国老太太在中国的本地化,还有了一个专业级的术语:房奴。
有形的房子债务像一把无形的锁,很多人被锁在某个城市,锁在某个岗位,锁得没有闯劲和幻想,锁得谨小慎微甚至没有了脾气。一座城市如果房奴越来越多,这座城市的天际线既便有高楼林立的繁荣景象,它也是没有个性的,而且还会失去生机和活力。
就在人们更多地关注大批窘迫的中国式房奴、而忘记了迷人的美国老太太时,在美国暴发了次贷危机,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市场,住房次级贷款,一个让大洋这边许多人一时搞不懂的复杂金融游戏,玩过界了。
据悉,美国平均房价2003年至2006年四年涨幅超过50%,人们乐意超前买房和投资房产,2007年开始下跌,根据一些美国业内人士的估计,全美今年有100多万房主无法按期归还房贷,他们正面临房屋被没收拍卖的命运。
为避免房贷违约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最近,美国政府和六大房贷商提出一项“救生索计划”,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披露,拖欠房贷逾期90天或以上的房主可以和房贷商取得联络,如果房主符合一定的条件,他们将有机会获得30天的缓冲期,其房子可以暂时中止被拍卖,房贷商将在此期间制订让房主们更易负担的还贷方案。
这个“救生索计划”是否管用,还有待观察,白宫发言人佩里诺当天说得更实在,“没有一个计划能解决房市所有问题”。如此看来,即使大洋那边,一直能养尊处优的美国老太太是不存在的。投资,收益与风险并存;超前超限消费,也可能会享用与痛苦并存。
再回过头来看大洋这边,古代就有“俭以养德”遗训、现代就有“艰苦朴素”传统的中国,今天一些人的价值观念,已经被诸如此类的美国老太太的故事搞得稀里糊涂。一般讲,除了小孩子,当成年人的视听觉,受到各种媒体的光怪陆离的消费享乐主义冲出时,他们还是能够分辨,这些演出的幕后,各路卖家策划导演的推销意图,毕竟,很多渲染还是能给人们带来欢娱的,能让人们懂得如何去选择;但是,当出现在台前的,不仅是专业演职人员,还经常有那些社会上被称作专家精英的人频频亮相,他们并不出色的甚至拙劣的演技,却会让很多人失去了判断能力。
美国老太太,不就是如此这般“中国制造”的吗?做好预案吧,肯定有人会为这类子虚乌有的故事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