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舒新
王舒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769
  • 关注人气:30,0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财让我们这个工薪阶层家庭步入中产之路

(2007-07-29 20:54:21)
分类: 地产风云鉴
转帖: 经验分享---理财让我们这个工薪阶层家庭步入中产之路

我是上海人.
父母是普通公司职工.
父母文革后78年结婚,结婚时所有的资产只有500元人民币,80年我出生了.
和大多数人一样,80年代初拿着几十元一个月的工资,住着单位分的独间宿舍.
过着清贫但是快乐的日子.
由于父亲单位效益慢慢提高,开始进行住房改革,85年父亲分到了单位一套2室半的公房,在当时这可是算很好的居住条件了.
91年我们又搬家住进了父亲单位集资建造的一套2室一厅的公房,比之前的房子多了一个厅,母亲常说,这辈子住在这套房里也很满意了.
98年,父亲单位再次进行福利分房,我们从2室一厅搬到了3室2厅面积130平方米的塔式楼,这是赶上了福利分房的末班车.花了8万元得到产证.
98年,母亲单位进行了一次性补助10万元,母亲和父亲合计着加了5万元在郊区买了一套15万的房产,准备留给我结婚时用.
98年,我们全家又购买了一些人寿保险产品,由于当时利率较高,所以实际保险的分红以及收益都较高.
98年到2002年我读大学.
2002年大学毕业,上海世博申请成功,我意识到房价要涨,且嫌郊区那套房太远,立刻倾其所有在中环以内购买了一套60万的次新房.
家中自住的那套3房,当时价格50万.那套郊区的房产,价格20万.
当时家中还有30万元的股票,以及价值10万元的保险.
家庭总资产为60万房产+50万房产+20万房产+30万股票+10万保险=170万元,在2003年初算是很普遍的情况.
2003年股票很糟糕,看着房市红火,在1700点附近把所有股票抛光(后来证明完全英明,上证最后跌到998点),进行房产投资,一共来来回回买过5套房产,出售了3套,另外把98年买的郊区的那套也卖了,余下两套.
---
父母在2005年都退休,在2006年底又重新开始了股票投资.
目前家庭资产状况:
父母住的3房:145万 02年底买的那套次新房,目前装修后180万.
两套投资房 1套市中心2房2厅2卫,精装修,目前230万,出租
1套外地2房2厅,目前60万,出租
股票市值22万,存款40万,基金70万,保险价值20万
负债50万
并有12万车辆一部.
目前总资产:145+180+230+60+22+40+70+20+12-50=729万
总资产比起2003年初的170万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理财确实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每个月两套房产的出租收益以及父母退休后人寿保险的分红收益以及两个人的退休金,比大多数上班族都要高.
坚持理财,复利的威力是惊人的.
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在2010年,预计家庭总资产可以超过1000万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