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育儿记 |
记得前段时间旺网上有一篇帖子,说的是一个10岁的小学生因为读书压力太大而自杀,当时看了这个帖子感觉还不怎么样,因为还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类似的事情却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当然事情没有帖子里讲的那么严重),却感到非常的震惊,一个年龄如此小的小孩,却讲出令人震惊的话——不要读书,不得不令我们对当前的教育制度产生怀疑。最为可怕的是,一个已经产生了厌学念头的小孩子,今后将怎样面对非常繁重的学习生涯?
也是在论坛里看的帖子,记得好像是对小学生的要求是到二、三年级时能够看懂报纸上的内容,我不知道这是教育的进步还是教育的倒退。
在七十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拼音基本上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学完的(而现在只用两个星期的时间),识字也没有现在那么多,但那时我们是学一字记一字,基础知识相当扎实,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拼音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时一个星期上六天课,每天都是2:30左右放学,每个星期还有两个半天不上课,所以空余时间相当多,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前提下,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我记得读第一本小说是在三年级,书名忘记了,是一本描写战争的繁体竖版的小说,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自己查字典,就这样连看带猜读完了第一本小说,读的第二本小说就是《红楼梦》,也是繁体竖版。由于那时儿童读物相当少,所以很多同学都是读小说的。而现在,小学生根本就没有空余的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就连学校里订的《少年报》都没时间看,每天晚上都是在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无休止的默写生词,又那里能够谈得上提高阅读能力。所以希望我们的教育界人士认真反省一下,二期课改到底改的是什么?
也是在论坛里看的帖子,记得好像是对小学生的要求是到二、三年级时能够看懂报纸上的内容,我不知道这是教育的进步还是教育的倒退。
在七十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拼音基本上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学完的(而现在只用两个星期的时间),识字也没有现在那么多,但那时我们是学一字记一字,基础知识相当扎实,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拼音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时一个星期上六天课,每天都是2:30左右放学,每个星期还有两个半天不上课,所以空余时间相当多,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前提下,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我记得读第一本小说是在三年级,书名忘记了,是一本描写战争的繁体竖版的小说,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自己查字典,就这样连看带猜读完了第一本小说,读的第二本小说就是《红楼梦》,也是繁体竖版。由于那时儿童读物相当少,所以很多同学都是读小说的。而现在,小学生根本就没有空余的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就连学校里订的《少年报》都没时间看,每天晚上都是在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无休止的默写生词,又那里能够谈得上提高阅读能力。所以希望我们的教育界人士认真反省一下,二期课改到底改的是什么?
前一篇:我所使用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