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搜房网看到,是发帖者朋友家的事情,女儿因为压力太大,自杀了,大人也跟着自杀了。
好惨啊!我儿子也是千年宝宝,前天我还因为他成绩差对他大吼大叫呢!
现在看了这件事情,我决定再也不给他压力了。下学期,小荧星取消、少年宫阅读班取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反正一二年级是没有留级的。
再过几年,看情况,移民加拿大得了。听说是初二之前的小孩都能跟得上的。
学了1学期,我现在最讨厌的是语文课本了(尽管我是复旦中国文学专业毕业的),那么多课文,一天一课,拼音是带过的,我们小时候,一课课文要上一星期呢!
现在,他连拼音的4声还搞不清,学了整整一学期啊(老师也没办法,可能也是赶时间吧!)
为什么就不能踏实地打好基础再学长长的课文呢?
为了早日阅读?
我小时候的教材1年级没那么多的课文,就是从最简单的拼音学起的,到我4年级的时候照样把《红楼梦》等四大名著原著都读完了。现在的小孩行吗?现在的小孩别字连篇,什么东西都是模糊状态。
二期教改的语文教材,我举双手反对!
教改的最失败之处是:除了少数特别的神童,或者在学前家长已经让他大量识字的小孩,绝大多数孩子和家长都感觉累。
一年级是孩子刚进入课堂的时候,今后还有长长的读书之路要走,可是,刚入知识之门的时候,他们就看到了劳累和痛苦,而不是愉快和兴趣。那么他们怎么会有更多的信心继续走今后更长的路?仅有的自信心被毁灭,必将产生厌学、逃学的想法。如果家长学校压力太大,那么厌世也就有可能了。
很怀疑现在坐在教育局、或者编教材位置上的人的素质。现在教师已经成为一种好职业,都是好学生去考的;可是当年,教师收入很低,我小时候,都是班级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才去读师范的。这群人现在正当年,35-45岁之间,正好是坐在领导岗位的大多数的年龄。
所以,可以肯定,这群素质较差的教育工作者,又将误导一代人!这代人就是我们的小孩。(其实我们小时候的教师素质都很好的,因为他们年轻时候又正好是尊师的时候考的师范)我认为症结可能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