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产风云鉴 |
周日,应房产策划人楼勇卫之邀和老公去南北湖一游。
同去的有100多人,都是海门吉斯达房产项目的客户。
海盐的风光很优美,虽然天气很炎热,但山光水色,非常怡人。
房地产经历了2年的宏观调控,多少企业经历了困难。吉斯达项目也是这样,但是,在这次企业和客户的联谊会上,我发现了开发商吴明的诚意。只有认真对待和沟通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面对困难,企业不应只是逃避。
楼勇卫是谁?最早是在报纸上看到他,然后听先生说和他认识了,很谈得来。被评为中国十佳房地产策划大师以后,楼在吉斯达项目上获得了突破,因为融资成功获得了开发商的奖励300万元。
以下是关于楼勇卫的报道:
乍起劲风吹皱水———记楼勇卫和他的上海西吉房地产经纪公司
(附图片4张)
张勇 薛俊杰
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世界工厂”的“最大车间”。“吉斯
达(海门)国际家居商务港”和“吉斯达(南通)服饰跨国采购中心”,就是
为“世界工厂”建立的一个高速现代化的集聚全球资源、融通世界商务的平台。
它是中国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全球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必然途径,将成为全球
客商一个最佳的云集之地
楼勇卫,这位上海西吉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集商铺投资专家、资
本运作专家、市场策划专家三“家”于一身,为吉斯达(南通)服饰跨国采购
中心高级投资策划顾问的房地产“奇才”。笔者最近走访了他。
十年磨砺,花香蝶自来
———为给一对青年送婚纱照,他用雨衣包裹好,冒雨骑车三四十公里。
送达时,几乎成了泥人
像许多成功人士一样,楼勇卫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坎坷路。
1976年,年轻的楼勇卫怀着憧憬下了乡,在安徽的一个小农场接受锻炼,
工作之余,迷上了绘画。
从1979年返城到1991年,他不断经历着选择与放弃。从机修工到厨师,从
绘画爱好者到业余画家,从摄影门外汉到职业摄影师,从最初的高中学历到上
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的毕业生,曲折经历铸就了楼勇卫坚韧不拔的性
格。
1991年,楼勇卫借了5万元在控江路租了个小亭子,进了一台彩扩机,走上
创业之路。早上,他迎着晨曦,骑着自行车挨家挨店接送胶卷、图片;晚上,
他裹着暮霭回店冲冼胶卷。每天几小时睡眠,数十公里的辗转,不管刮风下雨,
从不间断。7月的一天,楼勇卫要去宝山区月浦镇给一对即将结婚的青年送婚纱
照。当时,天气阴沉,乌云压顶。妻子说,天要下雨,缓一天再送也不迟。可
他说:“做生意要讲信誉。”
从控江路到月浦镇,一个单程三四十公里,来回要四五个小时。为保护相
片,楼勇卫脱下雨衣,把相片裹得严严实实。突然,他感觉右手一松,身体一
倾,连人带车摔下了道边的水沟。“还好,被雨衣包裹的相片完好无损。”当
把相片送到那对青年手中时,他几乎成了泥人。
不过,初涉商海、欠缺经验的楼勇卫,一开始生意并不理想。为让彩扩店
生意红火起来,他冥思苦想绞尽脑汁。
“小宣传单”是现在商家常用的广告手法,可那时几乎没有,灵光一闪间,
他茅塞顿开。马上印了5万张小广告纸,接连数日奔波在各居民区,分发到千家
万户。
奇迹出现了,楼勇卫的彩扩店每天顾客盈门,业务量成倍上翻,由过去的“
吃不饱”到“吃不下”,情况一下得到改观。跟了楼勇卫13年的小丁,回忆当
时情景说,一天要收1000多个卷,从早到晚忙得连打瞌睡的时间都没有,晚上
还要加班,困了就在机器上打个盹。
吃到甜头的楼勇卫一发而不可收拾,扩店、进设备、招兵买马,扩大规模,
甚至还亲自上阵,端起照相机为顾客摄像。
花香蝶自来。短短几年,他连开8家摄影彩扩公司。
以信为本,经商重品格
———做企业,是做人的延续。人有品格,企业也需要品格。关心员工,
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人无信不立,企业也一样。信誉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最大的无形资产。
好事难出门、恶名传千里。一个诚信的企业不一定成功,但是每一个成功的企
业,都离不开诚信。”楼勇卫常说,“企业的信誉是从点滴中建立起来的。”
他认为,做企业,是做人的延续。人有品格,企业也需要品格。而且,人的品
格,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日常工作、生活,还是管理上,
楼勇卫都注重以人格力量来感召员工,强化以“诚信赢得尊敬,靠服务获得信
赖,树立口碑”的经营理念,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自豪
感,力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人助自助,把好处方便留给别人”的企业“助人
文化”。他认为,这样员工做任何事都能自觉站在顾客的角度去考虑,而每一
位顾客,也都将成为义务推销员。
“这比严格的规章制度有效。”1991年,楼勇卫招聘了一名员工,条件是
每月工资300元。当时,楼勇卫对该名员工承诺:“等到你每月拿到2000元时,
我再要利润。”果不其然,尽管刚开业,生意还不是太红火,那名员工第一个
月却拿了600元,第二个月拿了1200元,第三个月拿了2000元。而楼勇卫,前两
个月一分钱也没挣到,第三个月才拿到了和员工一样的钱。
这名员工就是现在的彩扩店经理丁小萍。她是1986年从湖北独自一人闯上
海的,在1992年6月到楼勇卫公司之前,已有6年没有回家了,思乡之情尤甚。
楼勇卫知道这个情况后,为了让她回家与家人团聚,过一个温馨欢庆的春节,
元旦刚过,就订了一张火车票,并把她送上返乡的火车。丁小萍非常感动,因
为当时正是冲扩旺季,店里就她和楼勇卫两个人,而楼勇卫当时的冲扩技术还
不太熟练。
这种感动,让丁小萍铁心干下去,哪怕别的老板用高薪来挖她,都不动心。
2003年春天发生的非典疫情,让全国人民刻骨铭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
属长海医院的70名医务工作者将赶赴北京支援抗非第一线。“到现在为止,我
们家还没拍过一张全家福。”面对采访,医疗队队长李宝春博士的妻子道出了
自己的心事。这番话深深打动了楼勇卫的心。他当即决定,为医疗队队员免费
拍一组全家福。去年“八一”前夕,价值达8万余元的婚纱摄影、全家福和写真
套系,无偿赠送给来自抗非典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图片有价情无价。”捐
赠仪式上,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的领导如此评价。
执着事业,家人齐支持
———老父说儿子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只要他做的事情对社会、对国
家有益,那他就是一个好儿子
楼勇卫对员工、对社会关心备至、呵护有加,可对家庭“亏欠”很多。但
是,他家人却十分理解他、支持他,从不抱怨,更不拖他后腿。这让楼勇卫在
感动之余,获得了更多的力量与信心。
去年10月,楼勇卫的父亲过82岁大寿。可到了晚上9点,楼勇卫还是左等不
来,右等不来。“早上不是特意提醒过他,今天是父亲生日,怎么现在还不见
人?”妻子犯起了嘀咕。
她直接到工作室找楼勇卫了。此时的楼勇卫,正伏在办公桌上聚精会神地
为一所希望小学规划建设方案。已连续熬了3个通宵的他,脸色苍白,双眼布满
血丝。妻子不忍打扰他,又悄悄回到家中。老父得知实情后,没有责备楼勇卫,
他说儿子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只要他做的事情对社会、对国家有益,那他
就是一个好儿子。
已走上绘画之路的儿子楼申迪说,小时候最怕过节假日,别的孩子有爸爸
领着逛商店、遛公园,而自己的爸爸却整天忙于工作,当时特别嫉妒。不过,
他现在不恨了:“因为长大后,我才知道爸爸做的都是大事业,画的是一幅大
画。以后我也要像爸爸一样,用大手笔作大画。”
感触最深的是妻子蒋兰芗,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18个年头。“是绘画让我
们走在一起的,”蒋兰芗讲述了他们之间的一些故事,“我和老楼在同一个单
位上班。起初,这个其貌不扬的青年并没引起我的注意,后来他见我特别喜欢
绘画,就画了一幅仕女图送给我。当时,我眼前不禁一亮,想不到自己身边还
有一个这么有才的人。于是,我们就经常在一起交流绘画技艺,慢慢就恋爱了,
再后来姻缘就顺理成章了。”
蒋兰芗了解楼勇卫是一个对事业特执著的人。为此,她全力帮老楼撑起这
个家。采访中,录音笔出了故障,蒋兰芗拿过来,马上就修好了。她说,以前
开公司时,家里的电器或店里机器出故障,请不起师傅,老楼也顾不上,只好
她拿过来一个人捣鼓,时间长了竟然还真磨练出一手修电器的好手艺。
“我真希望老楼能停下来歇一歇,他太累了。”说归说,蒋兰芗自己也不
知道,这个心愿能否实现。
未雨绸缪,多元化发展
———“永远领先别人一步”。眼下,觉得自己又发现了一座待开发的金
矿
“未雨绸缪、以终为始”,是每一位成功企业家生存、发展的重要经验。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在商海拼打多年的楼勇卫,凭着自己对市场敏锐的
洞察力,又毅然作了一个新的决定:谨慎进军地产业,小规模地投资商铺。
2001年,投资中原地区680平方米一流商铺,首付仅130万元,资本就增值6
00万元;2002年,投资五角场金岛大厦商住房,首付仅58万元,又增值88万元
……牛刀小试,初战告捷,楼勇卫对房地产的投资大感兴趣。
两年尝试,给他创造了1500万元的资本。
一年前还默默无闻的他,半年后一个个漂亮成功的案例,让业内人士侧目。
“用增值的‘金’投资理财,用租金的‘银’享受人生”。楼勇卫说,由
于“商铺是金”、“一铺养三代”这一传统投资理念的回归,各地正在掀起新
一轮商业房产投资热潮。而且商铺有三大功能:一、租金收入始终大于银行按
揭;二、由小经济到大经济,商铺不断增值;三、虽然租金每月只收一次,但
租金本身会不断增值,用增值的部分再投资商铺,让死钱变活钱,可以不花钱
买商铺。
“永远领先别人一步”是楼勇卫经商的箴言。他以敏锐的目光,洞察云谲
波诡的商海,抓住一个又一个机遇,使出一手又一手出人意料的“高招”,在
商场上纵横捭阖。
2003年年底,吉斯达(海门)国际家居商务港和吉斯达国际商务港(南通
)服饰跨国采购中心落户江苏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国黄金海岸和黄金水
道交汇处,与上海隔江相望,背靠长江流域,是集服饰生产、贸易、物流、研
发、文化为一体的全球最大服饰跨国采购中心。这着实让楼勇卫眼前为之一亮,
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座金矿。
“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商铺应具备三个条件:远期人气旺盛、投资回报率
高、周围环境能推动它继续升值。”楼勇卫讲起商铺头头是道:“随着世界制
造业基地的全球大迁移,中国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被称为‘世界工厂’。而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世界工厂’的‘最大车间’。‘吉斯达
(海门)国际家居商务港’和‘吉斯达(南通)服饰跨国采购中心’,就是为‘
世界工厂’建立起来的一个高速现代化的集聚全球资源、融通世界商务的平台。
它是中国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全球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必然途径,将成为全球
客商一个最佳的云集之地。”
“吉斯达公司GSL有四大独特市场优势:一、直接及面对面的贸易洽谈和交
易;二、信用保障系统保障买卖双方的利益,减少商业风险;三、打造GSL为国
际品牌,协助中国厂商打开在美国的产品销售渠道;四、完善服务及全面的解
决方案。”他补充道。
楼勇卫决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快速出击,倾
其所有投资吉斯达,分别在海门和南通购买60套商铺。他还创办了上海西吉房
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专职代理吉斯达项目。当问及投资价值时,楼勇卫神秘一
笑,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回报。
“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我提出了‘品牌先行,赢利后到’,‘不求利润、
先构建企业品牌资产’,‘通过对顾客忠诚度的培养,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先用眼光赚钱,再用时间、用信誉、用品牌赚钱’的经营理念。经营上,我要
走品牌发展路线。”楼勇卫如是说。
从1991年一个人5万元起家,单枪匹马搏击商海,到2004年个人拥有8家彩
扩婚纱摄影楼、2家房地产公司,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企业员工80余人,楼勇
卫的资产,翻了40倍。
事实胜于雄辩。楼勇卫一步步的成功,证实了自己的能力。放眼未来,他
信心百倍、踌躇满志,为自己勾画了一个新蓝图,并已制定详细的规划:打造
强势品牌,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成立基金会,建慈善基金……他觉得,这个蓝
图正一步步向他靠近。
(附图片4张)
张勇 薛俊杰
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世界工厂”的“最大车间”。“吉斯
达(海门)国际家居商务港”和“吉斯达(南通)服饰跨国采购中心”,就是
为“世界工厂”建立的一个高速现代化的集聚全球资源、融通世界商务的平台。
它是中国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全球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必然途径,将成为全球
客商一个最佳的云集之地
楼勇卫,这位上海西吉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集商铺投资专家、资
本运作专家、市场策划专家三“家”于一身,为吉斯达(南通)服饰跨国采购
中心高级投资策划顾问的房地产“奇才”。笔者最近走访了他。
十年磨砺,花香蝶自来
———为给一对青年送婚纱照,他用雨衣包裹好,冒雨骑车三四十公里。
送达时,几乎成了泥人
像许多成功人士一样,楼勇卫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坎坷路。
1976年,年轻的楼勇卫怀着憧憬下了乡,在安徽的一个小农场接受锻炼,
工作之余,迷上了绘画。
从1979年返城到1991年,他不断经历着选择与放弃。从机修工到厨师,从
绘画爱好者到业余画家,从摄影门外汉到职业摄影师,从最初的高中学历到上
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的毕业生,曲折经历铸就了楼勇卫坚韧不拔的性
格。
1991年,楼勇卫借了5万元在控江路租了个小亭子,进了一台彩扩机,走上
创业之路。早上,他迎着晨曦,骑着自行车挨家挨店接送胶卷、图片;晚上,
他裹着暮霭回店冲冼胶卷。每天几小时睡眠,数十公里的辗转,不管刮风下雨,
从不间断。7月的一天,楼勇卫要去宝山区月浦镇给一对即将结婚的青年送婚纱
照。当时,天气阴沉,乌云压顶。妻子说,天要下雨,缓一天再送也不迟。可
他说:“做生意要讲信誉。”
从控江路到月浦镇,一个单程三四十公里,来回要四五个小时。为保护相
片,楼勇卫脱下雨衣,把相片裹得严严实实。突然,他感觉右手一松,身体一
倾,连人带车摔下了道边的水沟。“还好,被雨衣包裹的相片完好无损。”当
把相片送到那对青年手中时,他几乎成了泥人。
不过,初涉商海、欠缺经验的楼勇卫,一开始生意并不理想。为让彩扩店
生意红火起来,他冥思苦想绞尽脑汁。
“小宣传单”是现在商家常用的广告手法,可那时几乎没有,灵光一闪间,
他茅塞顿开。马上印了5万张小广告纸,接连数日奔波在各居民区,分发到千家
万户。
奇迹出现了,楼勇卫的彩扩店每天顾客盈门,业务量成倍上翻,由过去的“
吃不饱”到“吃不下”,情况一下得到改观。跟了楼勇卫13年的小丁,回忆当
时情景说,一天要收1000多个卷,从早到晚忙得连打瞌睡的时间都没有,晚上
还要加班,困了就在机器上打个盹。
吃到甜头的楼勇卫一发而不可收拾,扩店、进设备、招兵买马,扩大规模,
甚至还亲自上阵,端起照相机为顾客摄像。
花香蝶自来。短短几年,他连开8家摄影彩扩公司。
以信为本,经商重品格
———做企业,是做人的延续。人有品格,企业也需要品格。关心员工,
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人无信不立,企业也一样。信誉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最大的无形资产。
好事难出门、恶名传千里。一个诚信的企业不一定成功,但是每一个成功的企
业,都离不开诚信。”楼勇卫常说,“企业的信誉是从点滴中建立起来的。”
他认为,做企业,是做人的延续。人有品格,企业也需要品格。而且,人的品
格,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日常工作、生活,还是管理上,
楼勇卫都注重以人格力量来感召员工,强化以“诚信赢得尊敬,靠服务获得信
赖,树立口碑”的经营理念,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自豪
感,力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人助自助,把好处方便留给别人”的企业“助人
文化”。他认为,这样员工做任何事都能自觉站在顾客的角度去考虑,而每一
位顾客,也都将成为义务推销员。
“这比严格的规章制度有效。”1991年,楼勇卫招聘了一名员工,条件是
每月工资300元。当时,楼勇卫对该名员工承诺:“等到你每月拿到2000元时,
我再要利润。”果不其然,尽管刚开业,生意还不是太红火,那名员工第一个
月却拿了600元,第二个月拿了1200元,第三个月拿了2000元。而楼勇卫,前两
个月一分钱也没挣到,第三个月才拿到了和员工一样的钱。
这名员工就是现在的彩扩店经理丁小萍。她是1986年从湖北独自一人闯上
海的,在1992年6月到楼勇卫公司之前,已有6年没有回家了,思乡之情尤甚。
楼勇卫知道这个情况后,为了让她回家与家人团聚,过一个温馨欢庆的春节,
元旦刚过,就订了一张火车票,并把她送上返乡的火车。丁小萍非常感动,因
为当时正是冲扩旺季,店里就她和楼勇卫两个人,而楼勇卫当时的冲扩技术还
不太熟练。
这种感动,让丁小萍铁心干下去,哪怕别的老板用高薪来挖她,都不动心。
2003年春天发生的非典疫情,让全国人民刻骨铭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
属长海医院的70名医务工作者将赶赴北京支援抗非第一线。“到现在为止,我
们家还没拍过一张全家福。”面对采访,医疗队队长李宝春博士的妻子道出了
自己的心事。这番话深深打动了楼勇卫的心。他当即决定,为医疗队队员免费
拍一组全家福。去年“八一”前夕,价值达8万余元的婚纱摄影、全家福和写真
套系,无偿赠送给来自抗非典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图片有价情无价。”捐
赠仪式上,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的领导如此评价。
执着事业,家人齐支持
———老父说儿子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只要他做的事情对社会、对国
家有益,那他就是一个好儿子
楼勇卫对员工、对社会关心备至、呵护有加,可对家庭“亏欠”很多。但
是,他家人却十分理解他、支持他,从不抱怨,更不拖他后腿。这让楼勇卫在
感动之余,获得了更多的力量与信心。
去年10月,楼勇卫的父亲过82岁大寿。可到了晚上9点,楼勇卫还是左等不
来,右等不来。“早上不是特意提醒过他,今天是父亲生日,怎么现在还不见
人?”妻子犯起了嘀咕。
她直接到工作室找楼勇卫了。此时的楼勇卫,正伏在办公桌上聚精会神地
为一所希望小学规划建设方案。已连续熬了3个通宵的他,脸色苍白,双眼布满
血丝。妻子不忍打扰他,又悄悄回到家中。老父得知实情后,没有责备楼勇卫,
他说儿子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只要他做的事情对社会、对国家有益,那他
就是一个好儿子。
已走上绘画之路的儿子楼申迪说,小时候最怕过节假日,别的孩子有爸爸
领着逛商店、遛公园,而自己的爸爸却整天忙于工作,当时特别嫉妒。不过,
他现在不恨了:“因为长大后,我才知道爸爸做的都是大事业,画的是一幅大
画。以后我也要像爸爸一样,用大手笔作大画。”
感触最深的是妻子蒋兰芗,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18个年头。“是绘画让我
们走在一起的,”蒋兰芗讲述了他们之间的一些故事,“我和老楼在同一个单
位上班。起初,这个其貌不扬的青年并没引起我的注意,后来他见我特别喜欢
绘画,就画了一幅仕女图送给我。当时,我眼前不禁一亮,想不到自己身边还
有一个这么有才的人。于是,我们就经常在一起交流绘画技艺,慢慢就恋爱了,
再后来姻缘就顺理成章了。”
蒋兰芗了解楼勇卫是一个对事业特执著的人。为此,她全力帮老楼撑起这
个家。采访中,录音笔出了故障,蒋兰芗拿过来,马上就修好了。她说,以前
开公司时,家里的电器或店里机器出故障,请不起师傅,老楼也顾不上,只好
她拿过来一个人捣鼓,时间长了竟然还真磨练出一手修电器的好手艺。
“我真希望老楼能停下来歇一歇,他太累了。”说归说,蒋兰芗自己也不
知道,这个心愿能否实现。
未雨绸缪,多元化发展
———“永远领先别人一步”。眼下,觉得自己又发现了一座待开发的金
矿
“未雨绸缪、以终为始”,是每一位成功企业家生存、发展的重要经验。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在商海拼打多年的楼勇卫,凭着自己对市场敏锐的
洞察力,又毅然作了一个新的决定:谨慎进军地产业,小规模地投资商铺。
2001年,投资中原地区680平方米一流商铺,首付仅130万元,资本就增值6
00万元;2002年,投资五角场金岛大厦商住房,首付仅58万元,又增值88万元
……牛刀小试,初战告捷,楼勇卫对房地产的投资大感兴趣。
两年尝试,给他创造了1500万元的资本。
一年前还默默无闻的他,半年后一个个漂亮成功的案例,让业内人士侧目。
“用增值的‘金’投资理财,用租金的‘银’享受人生”。楼勇卫说,由
于“商铺是金”、“一铺养三代”这一传统投资理念的回归,各地正在掀起新
一轮商业房产投资热潮。而且商铺有三大功能:一、租金收入始终大于银行按
揭;二、由小经济到大经济,商铺不断增值;三、虽然租金每月只收一次,但
租金本身会不断增值,用增值的部分再投资商铺,让死钱变活钱,可以不花钱
买商铺。
“永远领先别人一步”是楼勇卫经商的箴言。他以敏锐的目光,洞察云谲
波诡的商海,抓住一个又一个机遇,使出一手又一手出人意料的“高招”,在
商场上纵横捭阖。
2003年年底,吉斯达(海门)国际家居商务港和吉斯达国际商务港(南通
)服饰跨国采购中心落户江苏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国黄金海岸和黄金水
道交汇处,与上海隔江相望,背靠长江流域,是集服饰生产、贸易、物流、研
发、文化为一体的全球最大服饰跨国采购中心。这着实让楼勇卫眼前为之一亮,
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座金矿。
“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商铺应具备三个条件:远期人气旺盛、投资回报率
高、周围环境能推动它继续升值。”楼勇卫讲起商铺头头是道:“随着世界制
造业基地的全球大迁移,中国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被称为‘世界工厂’。而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世界工厂’的‘最大车间’。‘吉斯达
(海门)国际家居商务港’和‘吉斯达(南通)服饰跨国采购中心’,就是为‘
世界工厂’建立起来的一个高速现代化的集聚全球资源、融通世界商务的平台。
它是中国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全球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必然途径,将成为全球
客商一个最佳的云集之地。”
“吉斯达公司GSL有四大独特市场优势:一、直接及面对面的贸易洽谈和交
易;二、信用保障系统保障买卖双方的利益,减少商业风险;三、打造GSL为国
际品牌,协助中国厂商打开在美国的产品销售渠道;四、完善服务及全面的解
决方案。”他补充道。
楼勇卫决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快速出击,倾
其所有投资吉斯达,分别在海门和南通购买60套商铺。他还创办了上海西吉房
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专职代理吉斯达项目。当问及投资价值时,楼勇卫神秘一
笑,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回报。
“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我提出了‘品牌先行,赢利后到’,‘不求利润、
先构建企业品牌资产’,‘通过对顾客忠诚度的培养,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先用眼光赚钱,再用时间、用信誉、用品牌赚钱’的经营理念。经营上,我要
走品牌发展路线。”楼勇卫如是说。
从1991年一个人5万元起家,单枪匹马搏击商海,到2004年个人拥有8家彩
扩婚纱摄影楼、2家房地产公司,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企业员工80余人,楼勇
卫的资产,翻了40倍。
事实胜于雄辩。楼勇卫一步步的成功,证实了自己的能力。放眼未来,他
信心百倍、踌躇满志,为自己勾画了一个新蓝图,并已制定详细的规划:打造
强势品牌,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成立基金会,建慈善基金……他觉得,这个蓝
图正一步步向他靠近。
后一篇:美国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