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辛苦的事情是什么?装修?给孩子看病?这两件我是同时轮着了。于是忙极了。
有2-3个夜晚是在医院的观察室度过的。觉得高温真是件麻烦的事情。
于是有一天,在地铁等车,发现了我的老同事周玉明——最近刚评为文汇报首席记者,她对我说,看了我的背影觉得像我,但又觉得我应该更胖些。原来好不容易去减肥没成功,孩子一病倒成功了。
周玉明是我所喜欢的大姐,没想到她明年居然要退休了。刚进报社的时候,觉得她是个挺有韵味的女人,看了她的文章以后,更加觉得她的感性是我所喜欢的,
曾经有一度,她更名为周明玉,后来发现,帮她改名的是吕先文,是个精通周易之人。后来我在朋友介绍之下,也叫吕帮我改名。吕说我的名字不好,于是想了一个晚上,帮我改名为王舒新。我开始不是很喜欢这个名字,觉得很陌生,而且觉得平庸了点。可是现在已经用了10多年了,身份证上没改,网名用了多年,报纸上有时候也当笔名使用,以至于我在联洋的所有邻居都叫我王舒新。当真名被人忘却的时候,发现我的生活虽然没有令人激动的时刻,但挺享受这份宁静、健康和平和的。
周玉明大姐却没有坚持用周明玉这个名字,因为她那时候已经是个著名的作家了,改名已经很麻烦了。改了以后,人家寄稿费过来,她居然拿不到,太麻烦了。于是她又改了回来。
不过,现在,她名片上的姓名俨然是“赵周玉明”。她说,很多人都以为她赶香港人的时髦,把夫姓好在前面,其实她才不是这个原因,而是因为这个4个字的名字,能够化解她原名不好的地方。
经过多年,我觉得对周易之类的东西,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信。
听说那位吕大师10年前在香港帮人改名就要5000港币了。
谈到首席记者了,最近恰巧又新认识了文汇报的首席编辑李念。这位比我年轻2岁的女子,漂亮、能干,来文汇报已经5年了。最近跟她一起去长三角出差,感到了她工作的热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优秀的女孩子,从小到大,从小学到研究生都是一路直升过来的。她是个不愿意停滞的女人,对工作特别有股冲劲。她有个2年级的女儿,发现能够如此工作,也是挺不容易的。
周玉明对工作的感觉是,从来不去网上找背景资料,完全通过自己的采访获得独家的一手的资料;而比她年轻20多岁的李念则是运用一切手段,挖掘最好的新闻。两者各有千秋。
所以,文汇报最近能够把这两位女将评为首席,我是心悦诚服的,特别是在了解她们的前提下。同时,在媒体干部阳盛阴衰的前提下,突然有这2位推出来,也给了不少女记者很多鼓励。
后一篇:工薪族的模糊最佳理财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