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育儿记 |
2周前,儿子有颗下面的门牙开始松动,几天前,终于掉了下来。儿子居然到了要换牙齿的年龄了。问他,他说,他有几个同学也掉牙齿了,有的已经掉了3个。
忽然想起我小时候换牙齿的时候,我和表妹差不多大,我们的门牙开始参差不齐的时候,老有人对我们开玩笑:"你家的大门怎么坏了?"当然我们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今,我也笑着对儿子说:"你家的大门坏啦!"他惊讶地看着我。
好像儿子刚出生的时候还在眼前,转眼他就要读小学了。真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时光的流逝,是大自然最无法挽回的东西。有时候放小时候的录像给儿子看,看他步履蹒跚、牙牙学语的时候,他越看越有趣。然后看到录像里小时候的他和他爸爸抢葡萄吃,他立刻打爸爸一拳,说:“你为什么和我抢葡萄?”
儿子出生以后我们换过4个居住的地方,他也换过4个幼儿园。当然,他最喜欢的地方还是联洋。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联洋漂亮。”
还没有结婚的时候,有一次,接到一个采访任务,原来是浦东民生路辟通了。赶过去时,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原来是简,她是我高中同学的大学同学,和我一样的身高,一样的年龄,非常谈得来。工民建专业的她虽然个子高,但非常单纯可爱。她就是这家房产公司上班。
后来我和简成了好朋友。
2000年,我生了孩子,简到我家来玩,她那时候还是单身,对象还在天上飘。她对我说,她的公司在开发房产,打算造商品房,她想买。这时候,我也想着,怎么换个大点的房子。
于是我去她的公司看了,这就是1期的联洋。可惜我喜欢的1楼带地下室的房子已经被人定完了。最后我花了5000元预订了14层的1套三房,好像单价4200元左右,140平方米。
后来,我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情,死活不让我买房子。一方面我没那么多钱,肯定要背债(那时候贷款还不为大多数人接受),另一方面,她毕生节约,怎么会买那么贵的房子。她的习惯是,房子是单位分的。(那到什么时候才能改善?)
后来,我又把5000元拿了回来,没办法。
以后,我经常去简的公司玩,去她的公司吃午饭。看着1期的房子如雨后春笋造出来,我又是羡慕又是不甘。这当中我又看过附近其他楼盘的房子,比如森林湾等,定了又退,退了又定。后来,联洋的2期出来预售了,这下好了,虽然价格涨了点,但我喜欢的房子有了,可以随便我挑了,因为我知道得早。于是,在简在帮助下,我挑了一套带地下室的2房。
定金2万付好后(这回瞒着我的父母),半年左右,简的公司来了通知,说我的2房变成3房了,因为设计更改了。问我要不要?我看房型更合理了,决定还是要下来。
2003年,我们拿到了新房的钥匙。然后就是卓绝的装修工程。秋天,我们入住了。这里空气清新,环境美丽而安静。当时生活配套还不是很齐全,买东西特别不方便。如今,步行10分钟之内居然有2个大卖场,步行15分钟之内有2个公园。很多配套都跟上去了。居民也越来越多。
简现在和我同住在一个小区,经常看到她和帅气的丈夫出去手牵手逛街。
最后发现有很多过去认识的人都住进了联洋社区。光是同事就有7-8位。过去采访过的对象有几十个。最巧的是,我初中的同桌小姚,自从28岁去美国后没有任何消息。突然发现她的父母——同济的系主任(她的外公还是《高等数学》的作者)和教授,已经搬到了联洋社区。他们卖了同济新村的房子,买了天安花园和华丽家族各一套。还有复旦大学的党委书记等都住进了我们社区。
这里的人文环境不错,比如我儿子的同学的父母海归很多,有的都有2个孩子,真把我羡慕得(为什么我不能有2个呢?)有的父母非常热心,他们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妈妈老师”活动,当医生的把显微镜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手上有多少细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一样乐器(只有我儿子半途而废,因为电视台的好友孙启新说,他女儿10岁才学钢琴)。
步行在社区的马路上,有时候见到邻居,大家都会打招呼,点头问好。有时候见到金发碧眼的,发现他们在对我微笑,有男有女,我立刻明白好像国外是有这个礼仪,不认识的人也要微笑,于是我渐渐学会对不认识的人微笑。
社区有很多事情,包括维权。我们小区在整个社区中维权工作最好的,什么幼儿园问题、车道问题等,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我曾经做过复旦人,文汇人,现在发现,做一个联洋人很快乐。
我家的阳台前经常有儿子的同学过来叫他一起出去玩,门口的像足球场那么大的绿地,有山坡、有水景,有乐园,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又安全又愉快。
在社区论坛里,我认识了很多年纪差不多的邻居,有住在天安的“米缸”、交大毕业的安妮、从加拿大回来的“秋天”,她们会告诉我很多外面的世界的故事。
论坛的版主是个IT行业的工程师,有时候我的电脑出什么问题,他会用光盘刻个软件给我。这些热心的邻居,大多数比我年轻,让我看到了联洋的活力。
我想,儿子在这么一个美丽又和谐的环境长大,真是不错。
后一篇:发财决窍:跟着政策走